字词 | 1.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形式(1958—1961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1.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形式(1958—1961年) 1.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形式(1958—1961年)人民公社—成立, 就宣布土地、 自留地、房基地、牲畜、农具、林木、果园、工副业及其他公共财产一律归公社所有。 牧区对牲畜的处理实行一笔账的办法, 逐步归公社所有, 由公社统一组织生产、统一调度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产品全部归公社所有。在分配上实行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主要是供给制, 大部分社无现金可分。 在粮食分配上,首先保证完成国家分配的粮食、菜籽征购任务, 然后按规定标准留足籽种、 口粮和饲料, 如再有余粮时,作为公社和社员的储备粮, 并适当提高社员的消费水平。分配给社员的口粮, 由社统一保管, 社员凭票到公共食堂食用, 吃饭不要钱。 牧业区粮食能够自给的公社实行口粮、伙食供给制, 收入水平较低的生产队, 实行半供给制。工资部分实行基本工资加奖励工资的办法, 以工资总额的80%左右为基本工资, 20%左右为奖励工资, 由公社和生产队分别掌握, 按月或按季结合评比, 奖给生产优良的队和个人。供给部分和工资部分的分配比例: 1958年为7∶3; 1959年为5∶5 ; 1960年为7∶3, 有的是6∶4。 分配内容是: 总收入中, 扣除生产费用和管理费用, 扣除公共积累, 其余为社员分配。 ☚ (一)分配政策 2.“按劳分配加照顾”的分配形式(1962—1965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