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足少陽脈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其他部 > 經絡 > 足少陽脈 足少陽脈 zúshàoyángmài 亦稱“膽足少陽之脈”、“足少陽”、“足少陽膽經”。經脈名。始見於秦漢典籍。爲十二經脈之一。其循行路綫,從目外眦起,向上到額角,下耳後,沿頸走手少陽經之前,至肩上,交出手少陽經之後,入鎖骨上窩。一支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到目外眦後;另一支從目外眦分出,下至大迎,合手少陽經至目下,向下,經頰車,沿頸部至缺盆與主幹會合。後分兩支向下,一支經胸過膈,絡肝,屬瞻,沿脅里,出股動脈處,環繞陰毛邊際,横入髖關節;另一支從鎖骨上窩下至腋部,沿胸側,過浮肋,與前支會合於髖關節部,再向下沿大腿外側,出膝外側,下小腿,經外踝前,沿足背入大趾縫間,沿第一、二跖骨間,出趾端,迴貫爪甲,出於趾背毫毛部。主要病癥爲心脅痛,頭痛頷痛,膝、股、髀外廉痛,目鋭眦痛,缺盆中腫痛,馬刀俠癭等。參閲《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甲本》、《靈樞經·經脈》、《針灸集成》。
膽經循行圖 (《醫宗金鑒》)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