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重守上邽
西晋战事。西晋惠帝太安二年(303年),晋王朝宗室间的混战加剧,据守关中的征西大将军、河间王司马颙(武帝司马炎堂弟)联合成都王司马颖(司马炎第十六子)起兵,反对在朝中擅权的长沙王司马乂(司马炎第六子,时任太尉,掌军事)。惠帝司马衷(司马炎之子)与司马乂率将军皇甫商等讨伐。秦州刺史皇甫重为皇甫商兄,司马颙知其不能事己,逐令金城太守游楷、陇西太守韩稚等率兵攻皇甫重于上邽。冬至,司马颙军受挫,司马衷诏令游楷、韩稚等退兵。次年春,司马乂被杀。司马颖、司马颙入朝秉政,遂再令游、韩各率兵复讨皇甫重,围上邽。各郡兵在城外筑成土山,以掩护攻城。皇甫重亦集弓弩手抵拒,并掘地窟作掩蔽,加之将士奋力抵御,使各郡兵终不能进。司马颙得悉上邽城久攻不能下,便以司马衷名义遣御史往秦州劝降皇甫重。皇甫重得悉皇甫商已被司马颙所杀,怒不奉诏。时上邽被围困日久,众皆厌战。延至四月,士民知皇甫重无援军,遂起而击杀皇甫重。各郡兵得知皇甫重被杀,始撤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