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赞刘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赞刘谐

 有一道学,高屐大履,长袖阔带,纲常之冠,人伦之衣,拾纸墨之一二,窃唇吻之三四,自谓真仲尼之徒焉。
 时遇刘谐。刘谐者,聪明士,见而哂之曰: “是未知我仲尼兄也。”其人勃然作色而起曰: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刘谐曰: “怪得羲皇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而行也!”其人默然自止,然安知其言之至哉!
 李生闻而善曰: “斯言也,简而当,约而有余,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其言如此,其人可知也。盖虽出于一时调笑之语,然其至者百世不能易。”

(《焚书》)


 本文以幽默泼辣的笔触讽刺了道学先生,赞扬了敢于向孔子的偶象提出挑战的刘谐,有着浓厚的寓言色彩。
 文章一开始就嘲笑了道学先生披着纲常和人伦的外衣装腔作势的丑态。“拾纸墨”、“窃唇吻”二句揭穿了他是个只会鹦鹉学舌的草包。这样一个道貌岸然而不学无术的家伙却标榜自己是正宗的孔子学生,这样的描写,具有漫画式的生动性。
 中间一段刘谐和道学二人的对话诙谐生动,而且互相映衬,对比十分强烈。一个是聪明睿智而充满幽默感,一个是盛气凌人却显得迂腐愚昧。“是未知”一句,既是对道学先生的丑态而“哂之”的讥笑,也是故意抹去孔子头上的光环,把他当作普通人看待。道学先生“天不生”四句咄咄逼人的责问口气以及说这话时“勃然作色”的神态,显示了他的固执而又令人发噱可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是对孔子言过其实的吹捧,对此,刘谐运用了归谬法进行了十分精彩的巧辩。“怪得”一句是本篇的精华,用的是逻辑武器,说的却是形象化的语言,妙趣横生而寓意深刻。
 最后,作者直接对刘谐透辟深刻的思想、机智风趣的语言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赞美。李贽一向以“异端”自居,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刘谐这个人物正是体现了他的理想。

杂文《赞刘谐》鉴赏 - 可可诗词网

赞刘谐

 
 有一道学,高屐大履,长袖阔带,纲常之冠,人伦之衣,拾纸墨之一二,窃唇吻之三四,自谓真仲尼之徒焉。时遇刘谐。刘谐者,聪明士,见而哂曰:“是未知我仲尼兄也。” 其人勃然作色而起曰: “ ‘天不生仲尼, 万古如长夜(11)’。 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 ”刘谐曰: “怪得羲皇(12)以上尽日燃纸烛而行也! ”其人默然自止(13)。然安知其言之至(14)哉!
 李生(15)闻而善(16)曰:“斯言也,简而当(17),约而有馀(18),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19)。其言如此,其人可知也。盖虽出于一时调笑之语,然至者百世不能易(20)。(《焚书》)

 注释 ①刘谐——字宏原,麻城(今湖北省麻城县)人,隆庆五年进士。②道学——在此指道学家。③屐(ji)——原指木底有齿的鞋子,在此指鞋底。④纲常——即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一般指仁、义、礼、智、信。此二者是封建时代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⑤人伦——即五伦,内容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也是封建礼教所倡导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
 ⑥纸墨——在此指儒家的着作。⑦唇吻——在此指儒家的言论。⑧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⑨哂(shen)——微笑。⑩勃然作色——因生气而脸色大变的样子。(11)“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二句——意谓上天如不降生孔子,千年万代也好比处于漫长的黑夜之中。这是儒家竭力推崇孔子伟大的有代表性的言论。原出自宋代唐庚所着《唐子西文录》,后朱熹《朱子语类》卷九十三曾引用云: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唐子西书于一邮亭梁间。”(12)羲皇——伏羲氏,传说中的古帝名。(13)默然自止——无话可说,只好自己罢休。(14)至——确切中肯而深刻。(15)李生——作者自称。(16)善——赞赏。(17)简而当——简明恰当。(18)约而有馀——既有概括力又含义丰富耐人寻味。(19)破疑网而昭中天——冲破(儒家所散布的谬论的)迷雾,照亮天空。(20)百世不能易——千年万代不会改变。
 赏析 本文短小精悍而形象生动。作者采用漫画家的笔法,对道学家进行了尖锐有力的批判。
 作者不仅让人们看到道学家与众不同的“高屐大履,长袖阔带”的衣着,还让人们见识他那一套道貌岸然的言行。道学家时时以尊崇纲常大道自居,就好象整日顶着一顶“纲常之冠”,处处以维护人伦之礼自命,就好象披了一件“人伦之衣”,再捡来儒家经典和日常话题的只言片语挂在嘴上,便以孔子之徒自视而自尊自大于人。作者在为道学家描其形神时,注意透过外表揭示道学家的内心,道学家在穿戴上故意装璜自己,正表现了他内心空虚,又要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的可卑的心理。同时,作者也在遣词用字上下工夫,充分发挥文学语言的表现力。“拾纸墨之一二,窃唇吻之三四”中的“拾”、“窃”是明显含有贬意的词语,“一、二、三、四”则是极言其少的意思,用它们来形容道学家的学识水平,正好切合了道学家不学无术、并未深研儒家经典、只不过拾其皮毛、装点门面、欺人自欺的真面目。所以,几笔勾勒,便使道学家可笑又可恶的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讽刺激情也于笔端倾泻无遗。
 和道学家形成鲜明对比的刘谐,作者也用他语言深沉的力度,来表现他思想的深度。道学家盲目崇拜孔圣人,竟然说出了“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荒谬言论。对此,刘谐只是十分平静地说了一句“怪得羲皇以上尽日燃纸烛而行也! ”话虽说得平淡,但却幽默含蓄,揭穿了他们夸夸其谈的谎言,事实象一把利刃,直刺道学家的要害,使道学家完全丧失了辩护的口实,只得“默然自止”。
 最后,作者紧扣全文标题,对刘谐进行了热情洋溢的高度赞扬,认为他馀味无穷的智慧语言,具有千秋万代不容更易的真理性。而作者敢于否定传统的叛逆精神,也在对刘谐的赞扬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