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赐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赐环cì huán指放逐之臣被召还。《榖梁传·宣公二年》:“赵盾入谏,不听,出亡,至于郊。”晋·范宁注:“礼:三谏不听则去,待放于竟。三年,君赐之环则还,赐之玦则往。”《礼记·曲礼下》:“大夫士去国,逾竟,为坛位,乡国而哭。”唐·孔颖达正义:“此大夫士三谏而不从,出在竟上,大夫则待放三年,听于君命,若与环则还,与玦便去。”李群玉《将之京国赠薛员外》:行当赐环去,岂作遗贤羞。柳宗元《酬韶州裴曹长使君》:长捐楚客佩,未赐大夫环。 赐环 赐环《春台班戏目》著录。清嘉庆十五年(1810)《听春新咏》西部“双保”条载此剧目。京剧有《王允赐环》。事见《三国演义》第八回、元人《锦云堂暗定连环记》杂剧及明王济《连环记》传奇。叙演王允为图董卓,用美人巧设连环计:先将貂蝉许婚吕布,嗣又献与董卓,致使二人反目成仇。董卓之势顿形削弱。 ☚ 盘河战 借赵云 ☛ 赐环宋词典故·赐环 【出典】 见“予环”条。 【释义】 《荀子》记载,古代君王以“赐环”作为召回贬逐之臣的表示。后因用为典实。 【例句】 ①青阙诏,玉简赐金环。(陈朴《望江南》[丹九转]190)这里用“赐环”一典,比喻炼丹之士升天,是天帝把贬谪下凡的仙官召回。②赐环宣室夜,看落金莲灺。(毛滂《菩萨蛮·次韵秀倅送别》685)这里将同僚应诏赴京比美为汉文帝召回贾谊,在宣室接见晤谈。③便恐赐环归衮绣,莫辞挥翰落烟云。(叶梦得《浣溪沙·许公堂席上次韵王幼安》772)这里以“赐环”代指从贬谪地被朝廷召还。④闻道赐环书下,向金门持橐。(洪适《好事近·为钱处和寿》1375)“赐环书”喻指召钱处和回朝的诏书。⑤看赐环、千岁侍君王,人难老。(刘仙伦《满江红·寿留守。正月初三》2213)这里以“赐环”喻指还朝。⑥更赐环促召,中书入令,作汾阳郭。(翁溪园《水龙吟·代寿制帅贾参政》3319)这里以“赐环”为喻,祝贾参政早日被皇帝内召。⑦赐环促召,清班两鬓长绿。(无名氏《满江红·寿宪幕》3780)这里说宪幕将受到朝廷征召,是预祝之词。 赐环 赐环cìhuán┃━ 环,谐“还”音。称被贬谪或放逐的臣子遇赦或奉召还朝为赐环。宋·王安石《江东召归》诗:“昨日君恩误赐环,归肠一夜绕钟山。” ☚ 量移 释绂 ☛ 赐环借指征召贬逐之臣。唐张说《出湘寄赵冬曦》诗: “湘浦未赐环,荆门犹主诺。” 赐环 赐环环、还同音,谓赐归。林则徐《与王莲舟》:“~与否,圣心自有定衡。” ☚ 环唱 赞扬类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