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农业地理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农业地理学 研究农业生产布局和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 经济地理学的分支。 农业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农业生产布局和经济结构。 其研究任务有以下4点:(1)全面地和综合地研究评价自然、技术和经济条件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地域表现形式;(2)研究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条件和方式;(3)分析研究各农业部门和作物的发展条件、地理分布和相互联系的规律;(4)研究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和农业区的分布、结构的相互联系和形成发展的规律。研究内容主要有:农村地域类型;土地资源地理与土地利用;农业生态地理;农业部门和作物地理;农业生产类型与农业区划;农业区域地理;农村地理及农业地图;农村聚落合理布局,等等。研究方法随著地理学方法论的变化趋向计量化、图表化、理论化。 农业地理学成为一门科学是近百年的事。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的J·N·史维尔茨及英国的阿瑟·扬,分别对德国、比利时、英格兰的农业情况作了描述,并待别研究了农业地域差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他们被认为是农业地理学的创始人。同时期德国的屠能发表《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1826),首次尝试探讨不同农业类型与集约水平分布的规律性,成为农业区位论的最著名代表。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是农业地理学蓬勃发展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专题性、部门性和区域性及综合性的农业地理学专著,如美国V·C·芬奇与O·E·贝克尔的《世界农业地理》(1917)。 。【阅读书目】:《中国农业地理》,程潞、陆心贤著,农业出版社1984年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