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资本边际效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资本边际效率

增加一单位投资预期获得的收益超过成本的比率。实际上是企业主进行投资时预期获得的利润率。这是凯恩斯首先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凯恩斯认为,资本边际效率在短期内不稳定,长期内有下降趋势。

资本边际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的经济概念,意为资本的预期利润率,即增加一笔投资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用公式表示其中C为投资成本,R1,R2,……Rn分别为有效期限内每一年预期收益的现值,i则表示资本边际效率。通过资本边际效率和现行市场利息率的比较,可以衡量投资的盈利能力。凯恩斯认为,资本边际效率由投资成本和预期收益两部分决定,成本随投资的增加而上升,预期收益则随投资的增加而下降,因此资本边际效率也随投资的增加而下降,下降到与现行市场利息率相等时,投资就会停止,从而导致投资不足。资本边际效率是凯恩斯经济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资本边际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

是指使未来收益折算成现值时恰好等于新增资本设备的重置成本的贴现率。或是使投资等于折成现值的预期收益的预期利润率。这个概念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通论》 中所提出来的。他的定义是 “资本之边际效率,乃等于一贴现率,用此贴现率将该资本资产之未来收益折为现值,则该现值恰等于该资本资产之供给价格。” 以Q1、Q2……Qn代表一笔投资未来一系列年份的预期收益,以R代表重置成本,或投资量,r代表资本边际效率,则计算资本边际效率的公式为:

应该看到凯恩斯的资本边际效率这一概念不同于现实的利润率,它包含了两个因素: (1)心理因素。资本边际效率取决于资本家对投资未来收益所做的心理上的估计。凯恩斯强调了预期,并把长期预期的心理状态作为资本家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他认为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高度心理现象。(2) 时间因素。凯恩斯认为,一项资本设备可以用若干年,取得未来一系列收益。收益是在将来,而投资决策要现在做出。因此就要运用贴现的方法,把未来的收益折成现值,作为当前投资的依据。在凯恩斯理论中,资本边际效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决定了投资的诱因,从而对投资有重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凯恩斯用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解释了投资不足的原因。

资本边际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MEC)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的经济概念,意为资本的预期利润率,即增加一笔投资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实质是一种贴现率或折扣率,该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限内各年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该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凯恩斯认为,资本的边际效率是递减的,在资本边际效率既定的情况下,社会投资量的大小取决于利率的高低,即投资与利率反方向变动。如果一项投资的资本边际效率高于实际利率,则该项投资是可行的;如果一项投资的资本边际效率低于实际利率,则该项投资是不可行的。

资本边际效率

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一个经济概念。即指资本家每增加一笔资本资产所预期可以得到的利润率。按照凯恩斯的说法,资本家在增加资本资产时,总要把该资本资产在使用期间的预期收益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 (即重置成本)相比较。为了比较就得把未来各年的收益分别按一定折现率折合成现值。如果折现后的价值总额等于增加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这个折现率就是资本边际效率。实际上就是增加资本资产的预期利润率。凯恩斯认为在利息率不变的条件下,资本边际效率就成了使资本家是否愿意增加投资的决定因素,如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利息率,表明投资有利,资本家就增加投资; 反之,表明投资无利,资本家就不增加投资。凯恩斯还认为,由于同类资本资产的增加,会使预期收益降低和供给价格提高,引起资本边际效率趋于下降,这就影响资本家增加投资的积极性,并造成失业和危机。资本边际效率纯粹是一个主观心理因素。凯恩斯以此来解释资本主义产生失业和危机的原因,旨在掩盖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歪曲资本主义产生失业和危机的真正根源。

资本边际效率

资本品的供给价格等于该资本品各年预期收益的贴现率或折扣率,凯恩斯首先使用这个概念。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是指资本资产的成本。实际上,资本边际效率也就是资本资产的预期利润率。其公式为:

式中: V代表资本品价格,又叫资本的重置成本。R1,R2,…,Rn代表各年的预期收益,i代表资本边际效率MEC。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MEC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资本品的重置成本价格和资本资产的各年预期收益。MEC与资本品的重置成本有反向关系,与资本资产的未来收益有正向关系。所以,资本未来收益的下降和资本品价格的上涨都会降低资本边际效率。
资本边际效率

资本边际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

亦称“资本预期利润率”,由凯恩斯提出。增加单位投资预期可获得的利润率。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是凯恩斯理论体系中的三大基本定律之一。凯恩斯把预期新投资的获利性,也就是预期利润率,称为“资本边际效率”。实际上,他提出的预期利润率或资本边际效率是把未来收益折算成现值,这个现值恰好等于新增的资本设备的重置成本的贴现率。
资本边际效率不同于现实的利润率。首先,资本边际效率取决于资本家对投资未来收益所作的心理预期。其次,资本边际效率中包含时间因素。凯恩斯认为,一项资本设备可以使用若干年,取得一系列的收益,但收益是在将来,而投资决策则要现在作出,因而运用贴现的方法,把未来收益折成现在的价值,作为当前投资的依据。
关于资本边际效率的变化趋势,凯恩斯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边际效率呈长期下降的趋势,其原因在于资本供给价格上涨和预期收益下降。预期收益下降是因为资本财产变得更充裕了。如果资本财产不再稀缺,资本边际效率就等于零。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快于利息率的下降,投资诱因削弱了,就会导致投资需求不足,从而使资本主义社会出现就业不足和周期性的经济波动。所以,资本主义社会不对投资实行社会调节,就没有希望保持充分就业。正是基于这一点,凯恩斯主张“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综揽。”

☚ 收益递减规律   资本预期利润率 ☛
资本边际效率

资本边际效率

西方经济术语。英国经济学家J·凯恩斯认为,投资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的比较。资本边际效率源于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是指最后增加(提供、消费)的单位商品所具有的效用。随着提供物品数量的增加,给消费者带来的边际效用不断减少。当企业主认为投资所产生的收益增加大于成本支出时,即边际生产收入大于边际生产支出时,投资就会被付诸实施。直到边际生产收入等于边际生产支出时,投资增加就达到了极限。通常用贴现率计算投资边际效率,即用贴现率折成现值,使之至少和投资支出相等。例如,某企业主投资5000元购置1台设备,使用时间5年,设备运行期间,每年可给企业主带来1500元预期收益。把每年的收益折算成最初投资5000元,它的贴现率为15.3%,投资的边际效率即为15.3%。如果这个比率大于利率或投资者希望得到的收益率,他就会从事该项投资;否则,这项投资就会难予实现。这就是资本边际效率对投资所起的调节作用。J·凯恩斯又认为,当投资不断增加,社会投入资本设备总量增加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投资的边际效率便会递减。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设备投资增加以后,生产产品增多,增加了社会供给,促使产品售价下降,从而使预期收入减少,资本边际效率降低。另一方面,投资增加刺激了为投资而提供的各项生产要素的需求,促进了各类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从而导致投资成本增加,预期收益下降,资本边际效益下降。
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对投资项目加强了前期工作管理,实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评估。在对项目进行决策时,国家制订了各种经济、财务评价参数。以计算折现率所依据的基准收益率而言,它是国家要求投资项目达到的最低期望收益率。它的理论总义是,作为一个基准和临界点提出了对预期收益的要求和平衡投资需求与供给的杠杆。

☚ 利润原理   投资乘数 ☛
资本边际效率

资本边际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

该术语由凯恩斯创造。指当一项资本的成本没有上升的时候,能够使投资者从该项资产中所获得的预期净收益的现值恰好等于它的成本的折现率。资本边际效率也可概括为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得到的利润率,是凯恩斯理论中决定社会就业量的三个基本心理因素之一。凯恩斯认为,资本家进行投资时,总要将这笔投下的资本预期得到的收益同该项资本的供给成本(也称重置成本)作比较,来衡量增加这笔投资是否有利。由于资本的预期收益是在这项资本使用期间逐年取得的,因此,进行比较时,必须先把它们折成现值。如果把一项资本在它的作用期内的各年收益,按某一折现率折成为现值后正好等于该项资本的供给成本,这一折现率就是它的边际效率。所以,所谓资本边际效率,实际上就是资本家预期的利润率。凯恩斯认为,资本家是否投资和投资量的大小,除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还取决于现行利息率。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利息率,资本家就愿意投资;反之,则宁可将钱存入银行以获取利息。在他看来,对边际效率起决定作用的是资本家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这个基本心理因素,特别是取决于资本家对投资前景是否乐观。并且断言,边际效率随投资的增加而下降。凯恩斯认为,资本家对投资前景的乐观与悲观是经常变化的,就如同动物的冲动一样,时而高涨,时而低落。他认为,这一变化是导致资本主义经济波动的最主要的原因。

☚ 凯恩斯主义投资函数   流动偏好 ☛
资本边际效率

资本边际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

当一项资产的供给价格没有上升变化时,若将该资产的一系列预期未来净收入按某一贴现率折现为恰好等于其供给价格的现值,则该贴现率便叫作资本边际效率。用公式来表示有:

其中PV为等于资产供给价格的现在值,各个N值为该资产在其有效使用期间预期可得的年收益,r便是资本边际效率。
资本边际效率这一概念是由凯恩斯在其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运用这一概念与市场流行的利息率相比较,便可以确定一项资产的投资是否有利,因此它成为企业进行投资决策和资产选择时一个重要工具。按照凯恩斯当时的观点,随着投资量的增加,由于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作用会导致资产预期收益N的减少; 另一方面因为资本品生产中成本递增,又会引致资产供给价格PV的提高。其结果,必然使资本边际效率r趋于下降。当资本边际效率低于市场利息率时,投资需求减弱,从而发生有效需求不足。因此,从宏观经济学角度来说,资本边际效率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支柱。然而,某些现代凯恩斯主义者 (例如约翰·伊特威尔) 认为,资本边际效率这一概念具有浓厚的新古典的色彩,它的论证在一些方面是不正确的,因而需要重新加以探讨。
需要注意,资本边际效率与投资边际效率 (Marginal Efficiency of Investment) 有所不同,后者亦称内部收益率,它指的是当一项资产的供给价格在短期发生向上变化即提高时,将该资产的一系列预期未来净收入折现为其供给价格时的贴现率。在短期中,均衡投资决定于投资边际效率与利息率二者的均等点。在长期中,均衡的资本存量则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与利息率二者之均等点。
☚ 资本利用程度   投资边际效率 ☛

资本边际效率

资本边际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

参见“资本理论”部分。

☚ 自主投资   本能冲动 ☛
资本边际效率

资本边际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

使未来收益折算成现值时恰好等于新增资本设备的重置成本的贴现率,或者使投资等于折成现值的预期收益的预期利润率。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来的。用Q1、Q2、……Qn代表一笔投资的未来一系列年份的预期收益,R代表重置成本或投资量,r代表资本边际效率,则有如下计算资本边际效率的公式:

凯恩斯的资本边际效率不同于现实的利润率。这一概念强调了:第一,心理因素,即投资者对未来收益所作的心理上的估计。第二,时间因素,即未来能得到的收益。第三,不确定性,即未来收益的变动性。凯恩斯认为,资本边际效率是随投资增加而递减的,这正是引起总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 有伸缩性的加速数   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
0000040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