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学堂乐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

清末民初新学堂唱歌课中教唱的歌曲。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废科举办新学,学习西方科学文明。其中包括在新学堂开设“乐歌”课。随着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运动的发展,清政府被迫于1902年颁布学堂章程予以认可。学堂乐歌的主要内容是代表着维新运动和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的民主思想运动。它从学堂中教唱很快流传到社会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在当时形成了学堂乐歌的社会运动。学堂乐歌作品,有的反映了人民要求抵御外侮、富国强兵的爱国思想,如《何日醒》、《中国男儿》、《黄河》、《祖国歌》等;有的宣传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如《欧美二杰》、《自由》、《文明婚》等;有的宣传学习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如《地球》、《格致》、《辟占验》等;有的宣传女子自强、男女平等的思想,如《勉女权》、《女子体操》、《缠足苦》等;还有很多作品体现了新学的教育思想,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和知识教育,如《竹马》、《送别》、《春游》等。辛亥革命时期,又产生了一些歌颂革命、庆祝共和的歌曲,如《革命军》、《光复纪念》、《庆祝共和》等。学堂乐歌的创作主要是根据现存曲调填词而成。曲调大部分选自日本和欧美国家的学校歌曲和流行歌曲,或用中国民间传统曲调填词(如李叔同《祖国歌》),或由作曲者自己写曲(如沈心工《黄河》、李叔同《春游》)。大部分学堂乐歌,歌词的语言、句式、情调和曲调结合得比较好,容易为青少年学唱,并能在社会上流传,因而在思想启蒙方面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也使音乐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西洋音乐的钢琴、风琴、提琴等乐器及其演奏法,五线谱和简谱等,也随之被陆续介绍到中国来。学堂乐歌运动中影响较大的音乐家有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出版的早期的学堂乐歌集有《学校唱歌集》、《教育唱歌集》、《同学唱歌集》等。

☚ 中国古代音乐   沈心工 ☛
0000822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