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学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学士

学士

官名。南北朝以后,以学士为负责文学撰述之官。此为杂有后起官名。

☚ 祭酒   司业 ☛

苏舜钦1008—1048

字子美,号沧浪翁。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县),迁居开封(今河南开封市)。北宋诗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代表作家之一。与梅尧臣并称“苏梅”。初以父荫补太庙斋郎,调荥阳县尉。仁宗景祐元年进士,改光禄寺主簿,历蒙城、长垣县令,迁大理评事。转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因屡次上书,“稍侵权贵”,被诬陷革职。退居苏州,筑沧浪亭。后起为湖州长史,未赴任而卒。原有《沧浪集》十五卷,后人补入一卷,为《苏学士文集》十六卷。
索引:苏舜钦,子美,沧浪翁,学士;沧浪亭。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一字仲和,或作和仲,号东坡、东坡居士、铁冠道人、狂副史、老泉山人。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文学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唐代散文家韩愈并称“韩苏”。苏洵之子,与父洵、弟辙并称“三苏”,又与弟辙并称“二苏”。人称“大苏”。“豪放词派”开创者。与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与南宋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嘉祐二年进士,又中制科,历官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凤翔签判、殿中丞等。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杭州通判,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后贬黄州团练副使。五年后改贬汝州。哲宗即位,起用苏轼为翰林学士兼侍读。轼因不满当权者尽废新法,自请外放,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绍圣元年哲宗亲政,尽黜元祐党人,轼先贬惠州、后贬儋州,历时七年。徽宗即位,以大赦北还,复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次年卒于常州。南宋孝宗乾道六年,追谥“文忠”。著有《东坡全集》,又名《东坡七集》一百一十卷。
索引:苏轼,子瞻、仲和、和仲,东坡、东坡居士、铁冠道人、狂副史、老泉山人,大苏,学士,玉局,文忠;雪堂、雪浪斋、静常斋、南堂、思无邪斋、德有邻室、白鹤新居。


宋濂1310—1381

字景濂,号潜溪、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白牛生、仙华生、仙华道士、南山樵者、南宫散吏、禁林散吏、龙门子、无相居士。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散文家。元至正九年,荐授翰林院编修,以亲老辞不就。隐居东明山著书,历十余载。明初受太祖朱元璋征聘,除江南儒学提举,命授太子经,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以老致仕。晚年长孙慎坐法,全家谪茂州,中途遇疾卒,谥文宪。著有《宋学士集》三十六卷。
索引:宋濂,景濂,潜溪、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白牛生、仙华生、仙华道士、南山樵者、南宫散吏、禁林散吏、龙门子、无相居士,学士,文宪;无相居、芝园、萝山石室。

学士

学士

官名。南北朝至唐五代,有学士之名。但所隶官署不一,职掌各异。宋代除设有掌制诰诏令撰述之事的翰林学士之外,又置诸殿阁学士,其中如观文殿、资政殿、端明殿、龙图阁、天章阁等殿阁大学士、学士、资望极高,但无官守,无固定职掌,专为优礼宰相大臣及文学之士而设,又有诸阁直学士、待制直阁等,也为大臣兼官贴职,其高者出入侍从以备顾问,次者则参与议论、主持校雠典籍。得此类职衔者,常被视为荣典。

☚ 贴职   大学士 ☛

学士

官名。本为文学儒生的泛称,后随各类机构的设置而成为一种差遣职。唐代有弘文馆、崇文馆、集贤院(丽正院)学士等,玄宗以后又有翰林学士。其或掌图籍修撰,或备顾问掌诏制,随机构而定。任学士者则由皇帝自朝臣中遴选。

学士

学士

官名。始于魏晋南北朝,皇帝征文学之士主掌典礼、编纂、撰述等事,通称学士,但无定员、品秩。唐玄崇时于朝官中选置翰林学士,可直入内廷,以备随时宣召,撰拟文字。后又作为皇帝随时与之商议机密、撰写重要文件的官员,在中枢政治中地位逐渐重要起来,与中书舍人相参差。但唐时学士为差遣之职,不在职官之内,一般须有其它本职。宋代设官称直学士院;元、明设翰林学士;清改置作翰林院,派大臣充翰林院掌院学士。自唐代起,学士之秩尽管高低不一,但入翰林者升迁容易,是拜相的必由途径。例见第十八回。

☚ 廷尉   祥和殿学士 ☛

学士xuéshì

❶旧指读书人;研究学问的人。
❷最低的一级学位,大学本科毕业时由学校授予;也指取得这一学位的人。

学士xué shì

读书人;有学识的人:(宝玉)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五·100按,这里称宋代词人秦观,相传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老~闲征姽婳词,痴公子杜撰芙蓉诔。(七八·1927回目)按,指贾政。

学士xué shì

学位中最低的一级。1897年宋育仁《泰西各国采风记》:“西国制曲者皆博士或言学士,其雅意一科专主绘画、制曲、协律。凡为士者,初入经馆皆习腊丁文字,卒业考成,始各就其性之所近分科肄业。”1902年《万国宪法比较》:“(土耳其——编者注)有经典议会,会中有高等法官、神学士、法学士及文学理学博士等,专司解释高朗经典之事。”◇博秩洛尔、拔起楼,这些词为英语bachelor之音译。

古代名物 > 文具類 > 紙部 > 類别 > 姚黄 > 學士
學士  xuéshì

上等竹紙。

学士xué shì

明清戏曲行谓数目三。《通俗编·识余·优伶》:“三: 学士。”

学士←→硕士 博士xué shì ← → shuò shì bó shì

学士:学位中最低的一级,大学毕业时由学校授予。
硕士:学位中的一级,大学毕业后在研究机关或大学学习二、三年,成绩合格者,即可授予。
博士:学位中的最高一级,获得硕士学位(或同等学位者)后在研究机关或大学学习二、三年以上,成绩合格者,即可授予。
【例】 不要以为我还是个天真的少女,在抒发自己稚气的热情。不,我已经完全是个成人了。我现在是个“学士”,将来还要成为博士,还要当教授,但无论到了什么时候,即使我当上了院士、大师,即使到了白发苍苍的暮年,我都可以说,我的心,我的一生,是属于你的!(张扬: 《第二次握手》) 亚英拍手道:“好好! 就是这样说。我就跟着心理学……”西门德摇摇手道: “不要又谈什么博士硕士,博士硕士并不值半文钱! 如今要谈什么老板,什么经理,才让人心里受用! ”(张恨水:《魍魉世界》)

学士xué shì

〖名词〗
读书人。这里指儒生(2)。《游侠列传序》: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这两种人都受到指责,而儒生却大多受到世人的称赞。《游侠列传序》: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他们都是儒生们所说的有道德的人。

学士

❶ 在国学读书的学生。泛指读书人。《周礼·春官·乐师》:“帅~而歌《彻》。”《庄子·盗跖》:“使天下~不反其本,妄作孝弟。”
❷ 学者,学有所成的人。《颜氏家训·文章》:“但成~自足为人,必乏天才勿强操笔。”
❸ 官名。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翌日,以资政殿~行。”

称号

称号

称 谓号 名号
做某事时用来作为依据的名称或称号:名(名义;名分;名目;~正言顺)
某种名义:旗号 幌子 招牌
鲜明的旗号:赤旗
担空的名义:挂名
坏的名义:帽子(戴~)
学术称号:学位 博士 硕士 学士 院士
冠军的奖品、称号等:标(锦标;夺~)
军人、学校等区别等级的称号:衔(学~;头衔)
对头衔的敬称:台衔
军人等的头衔:军衔 军阶 戎号
不实的头衔:虚称
死后给予的称号:遗称 遗号
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谥(~封;谥号;谥名)
帝王及公卿死后朝廷给的谥号:易名
褒美的谥号:褒谥
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庙号
开国之君的庙号:高祖
尊崇帝后或其先王及宗庙等的称号:尊号
分封的称号:封号
帝王给予的封号:宠号
褒扬赞美的称号:美号 徽称
光荣的称号:荣称 荣衔
某种光荣的称号:桂冠 贵冠 荣冠
美好的称号:徽号
向人炫耀的名义或称号:金字招牌
最高的称号:极称
显赫的称号:明号
尊贵的称号:贵号
超越本分的称号:淫名 僭号
有名无实的称号:虚号
(赋予某人、或某单位或某事物带有赞扬等成分的名称:称号)

☚ 名称   种类 ☛

学者

学者

学士 鼓箧之士
文人学士:袗裾
对学者的尊称:夫子
对学者、专家的尊称:大师
乡村的学者:村夫子
隐居的学者:隐学
学问大、见识广的学者:博物君子 博物通士
渊博的学者:鸿生 鸿儒 大儒 雄儒 闳儒 魁儒 大学问家 关酉孔子
知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鸿儒硕学 鸿儒宿学 鸿儒硕生 宏儒硕学 宏儒硕生 名儒硕学 魁儒硕学
年龄大、知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老师宿儒 老手宿儒
有名的学者:著名学者
著名学者和优秀人才:名儒俊才 名儒俊材
著名学者和很有才德的人:名儒硕彦 硕彦名儒
知名学者和年高德劭的人:名儒宿德
大学者:魁士 魁硕
儒家大学者:钜儒 鸿生巨儒 鸿生畯儒
最有成就和权威的学者:学界泰斗
有成就而为人宗仰的学者:宗匠 宗工
(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学者)

☚ 学问渊博的人   有才能的人 ☛

学士xué shì

❶学者,文人。《庄子·盗跖》:“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儌倖于封侯富贵者也。”
❷指在学的贵族子弟。《周礼·春官·乐师》:“诏及彻,帅~~而歌彻。”

学士

❶古代在国学读书的学生。《周礼·春官·乐师》:“帅学士而歌《彻》。”郑玄注:“学士,国子也。”《仪礼·丧服》:“大夫及学士则知尊祖矣。”贾公彦疏:“此学士谓乡庠、序及国之大学、小学之学士。”后亦泛指普通读书人。
❷具备资格的高等学校按国家规定的条件授予本科毕业生的一种学位。是中国学位制度中最初一级的学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规定:有授予权的高等学校的本科学生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其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其他毕业实践环节)的成绩,表明确已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者,由学校授予学士学位。国务院发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件》第二十六条规定:符合相应学位条件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由有学位授予权的主考学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授予相应的学位。

学士

学士xueshi

学位的最初一级。根据我国学位条例规定,学士学位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学生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其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其他毕业实践环节)的成绩,表明确已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

☚ 硕士   学分制 ☛
学士

学士

官名。唐代始置。此后历代皆置。唐时为皇帝文学士。后因其在帝左右,亦为皇帝顾问,参与政治。《旧唐书·职官志二》: “集贤殿书院: 集贤学士 〔初定制以五品已上官为学士,六品已下为直学士。每宰相为学士者,为知院事〕。” 《明史·职官志二》: “翰林院: 学士1人 (正五品) ……”

☚ 学录   学政 ☛
学士

学士

官名。魏、晋、六朝征文学之士主掌典礼、编纂、撰述诸事,通称学士。隋朝诸王及节帅亦得置学士,以师友相待,无定员、品秩。唐朝弘文馆、崇文馆、集贤院置直学士、学士、详正学士、侍讲学士、侍读学士,由他官精通文学者兼任,掌整理经籍图书,教授本馆学生,解释经史疑义。玄宗开元时又置翰林学士,掌起草皇帝诏命,参与机要。宋代置翰林学士、诸殿学士、诸阁学士、枢密直学士,及侍读、侍讲等学士,皆为侍从,备顾问应对。辽、金、元亦置翰林学士。明代除置翰林院学士外,又置翰林院侍读、侍讲学士,职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考议制度、详正文书、备皇帝顾问。清代改翰林院学士为掌院学士,至清末复置翰林学士。内阁亦置学士及侍读学士,掌内阁章奏清末设典礼院,亦置学士

☚ 协办大学士   侍读学士 ☛

学士

学士

古代学官名。始于南北朝,为司文学撰述之官。唐代设三馆,置学士,掌图书校勘和备皇帝顾问,以及入禁中辅导太子教育等。后世沿设。明代设翰林学士及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等。翰林院学士除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以考议制度、详正文书、备皇帝咨询外,还曾为经筵日讲准备讲义,并兼任翰林院庶吉士教习。清代改翰林院学士为掌院学士,亦设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其职能与明代大致相同。

☚ 史学祭酒   侍讲 ☛
学士

学士Xueshi

在许多国家这是最初一级的学位,通常授予高等学校的本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规定,学士学位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生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其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其他毕业实践环节)的成绩,表明确已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者,可被授予学士学位。非学位授予单位应届毕业的本科生,由原单位审定同意,通过论文答辩达到本条例规定的学术水平者,授予学士学位。

☚ 硕士   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 ☛

学士

一些国家的最初一级学位。通常由高等学校授予大学本科毕业生。

学士

学士

高等教育最初一级的学位。由国家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大学本科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人员。接受学士学位的人员必须完成高等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其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毕业实践等成绩,经审核表明已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以及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有从事科研工作的基本技能或专业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学士就读时间一般为4—6年。

☚ 硕士   研究生 ☛
学士

学士

高等教育最初一级的学位。由国家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大学本科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人员。接受学士学位的人员必须完成高等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其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毕业实践等成绩,经审核表明已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以及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有从事科研工作的基本技能或专业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学士就读时间一般为4—6年。

☚ 硕士   研究生 ☛

学士

bachelor

学士

❶bachelor
❷scholars;men of letters
法~ Bachelor of Laws/工程~ Bachelor of Engineering/教育~ Bachelor of Education(BEd)/理~ Bachelor of Science (BSc)/商业管理~ Bachel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BBA)/文~ Bachelor of Arts (BA)/文人~men of letters; scholars/ 医~ Bachelor of Medicine (BM)

学士

西夏职官名。掌文字。夏毅宗奲都六年(1062)始设,与中等司等位。夏仁宗天盛十三年(1161)立翰林学士院,以著名文人王佥、焦景颜等为学士。后也仿宋制设观文殿大学士、徽猷阁学士等。又分番学士、汉学士。

学士xué shì

 1、学校的士人。《汉书·儒林列传序》:"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2、有学问的士大夫。《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曰......为我告之,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冠技术之冠,带死牛之胁,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儌倖于封侯富贵者也。" 3、官名。魏晋六朝时,征文学人士,掌典礼、编辑、撰述等事,通称学士,王和节帅也置学士,以师友相待,无定员,无品秩。北齐文林馆学士,北周麟趾殿学士,皆掌撰述。唐代学士,本以文学言语被顾问,出入侍从,参谋议、纳谏诤,其礼尤崇。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改翰林供奉为学士,置学士院,专掌内命;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由其起草;其后礼遇益亲,号为"内相",以为天子私人。弘文馆也置学士,为该馆长官,掌详正图籍,教授生徒;朝廷制度沿革,礼仪轻重,皆参议。集贤殿书院也置学士,为该院长官,掌刊辑经籍;凡图书遗逸,贤才隐滞,则承旨以求。宋代学士多备顾问、论议、典校,得之为荣;中兴后,"学士率以授中司、列曹尚书、翰林学士之补外者。"置学士的有观文殿、端明殿、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显谟阁、宝章阁、显文阁等。清代内阁有学士,掌敷奏;大学士,掌均国政,赞诏命,议大礼大政。见《新唐书·百官一、二》、《宋史·职官二》、《清史稿·职官一、二》、《历代职官表·翰林院》、《文献通考·职官八·学士》、清代赵翼《陔余丛考·学士》。

学士

官名。北齐置文林馆学士,北周置麟趾殿学士,为文学著述之官。唐玄宗时设学士院,学士成为皇帝的文学侍从,参与机密,草拟将、相任免之类的机密诏令,权位日重,故学士院每以宰相兼统。宋有翰林院学士承旨、翰林学士、知制诰、直学士院、翰林权知、学士院权知等名称,掌制、诰、诏、令的撰述。明有翰林院学士、翰林院侍讲及侍读学士,是词臣的荣誉衔。清改翰林院学士为掌院学士,余同明代。清末又增设翰林院学士;内阁亦设学士及侍读学士,掌内阁奏章;典礼院亦设学士。

学士

官名。战国时齐国的稷下学宫汇集各派学者讨论学术,教授生徒,并参议政事,称为学士。《史记·田敬仲世家》:“齐稷下学士复盛,日数千人。”魏晋六朝,征集文学之士掌理典礼、编纂、撰述诸事,通称学士;诸王及持节将帅亦得置学士,以师友相待,无品秩亦无固定员额。唐开元时始置学士院,设翰林学士,掌起草皇帝诏命。其后有学士承旨、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直学士及待制等,品秩各不相同。清代于内阁及翰林院均设学士之官。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