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贴现利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贴现利率贴现指票据持有人在票据未到期时,为获取现款而向银行贴付一定利息的票据转让。而贴现利率指的是银行接受商业票据、国库券等贴现时对贴现申请人收取的利率。计算公式为: 贴现率按贴现种类分为普通贴现率,转贴现率和再贴现率,其中,再贴现率〈转贴现率 〈普通贴现率。一般来讲,贴现利率要低于银行贷款利率。原因在于,银行存款是根据借款合同所载明的金额贷给客户,而贴现则是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息再给予客户的,因此,银行的贴现金额低于票面金额。如两者相等,这相当于银行在相同的利率和收取的利息的条件下少付部分贷款本金。其次,贷款利息和贴现利息的收取期之间存在着时间价值差。贷款到贷款期终才能收取利息,而票据贴现则是现时收取利息,因此,贴现率应低于贷款利率。 贴现利率 贴现利率discount rate见“贴现率”。 ☚ 贴现率 转贴现 ☛ 贴现利率 贴现利率银行接受商业票据、国库券等贴现时对贴现申请人收取的利率。贴现是票据持有人为了取得现金, 以未到期的商业票据或国库券提交银行以融通资金,银行扣除自贴现日到到期日的利息后,以票面余额付给持票人的经济行为。票据到期时,银行持票向最初发票的债务人或背书人兑回现款。 金融市场上的贴现业务分为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三种类型,从而贴现利率也分为普通贴现利率、转贴现利率和再贴现利率三种。三种贴现利率在数量上略有差别,一般的规则是:普通贴现利率>转贴现利率>再贴现利率。 票据贴现等于银行向顾客提供了一笔贷款,它只是银行贷款的一种特殊形式而已,故贴现利率与银行贷款利率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在中国,贴现利率直接受银行贷款利率的约束,但二者在数量上又不相等。通常,银行贷款利率都应该高于贴现利率。这是因为: ❶银行贷款是根据借款合同所载明的金额贷给客户,而贴现则是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给予客户的,因此,银行贴现的金额要低于票面金额。如果贴现利率与银行贷款利率完全相同,则银行贴现实际运用的金额要少于贷款运用的金额,它相当于银行在相同的利息率和收取的利息的条件下少付出了贷款本金。 ❷贴现与银行贷款的一个很大区别是,利息收取的时间不一样。普通贷款是银行在收回贷款的同时再收回利息,在贷款发放之初银行并未收取任何利息,而票据贴现则是在贴现时预先扣除利息。如果把普通贷款收取的利息称为“终值”,则票据贴现收取的利息是“现值”。很明显,现值与终值在数量上不相等,二者有一个货币的时间价值之差。所以,当贴现利率与银行贷款利率相同时,贴现申请人的经济利益就会受到侵蚀。为了维护银行与贴现申请人双方的正当权利,贴现利率应该比贷款利率低。在贷款利率一定时,应该降低贴现利率;在贴现利率一定时,应该提高贷款利率。 中国现行的贴现利率就是依如上原则制定的。专业银行的贴现利率在1988年9月以前按低于同档贷款利率5~10%确定,1988年9月1日的利率调整方案则要求按同档贷款利率上下浮动5~10%,1989年2月1日的利率调整方案规定,专业银行的贴现利率在当地人民银行再贴现月息的基础上至少加1.2个千分点。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贴现利率在1986年9月以前为同档贷款利率减0.3,1986年9月21日~1988年8月31日为低于同档贷款利率的5~10%,1988年9月1日至今则按同档贷款利率上下浮动5~10%。 ☚ 基准利率 再贴现利率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