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 贰èr二心,不专一。《卫风·氓》四章:“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毛《传》: “爽,差也。”郑《笺》:“我心于女,故无差贰,而复关之行有二意。”孔《疏》:“明己专心于汝,故责复关有二意也。”《大雅·大明》七章:“上帝临女,无贰尔心。”毛《传》:“言无敢怀二心也。”孔《疏》:“上天之帝既临视汝矣,其所将之众 ,皆无敢有怀贰心。”《鲁颂·閟宫》二章:“无贰无虞,上帝临女。”郑《笺》:“虞,度也。无有二心也,无复计度也,天视护女,至则克胜。” ☚ 契阔 项 ☛ 贰读音·er(ˋ),为er韵目,属i—er韵部。而至切,去,志韵。 ❶数目字“二”的大写字。 上一条: 弍 下一条: 貳 贰〔er〕 oub: ~拾斤。oubgul gangb. 贰貳{}三3811见「贰子」、「贰孙」、「贰沈」、「贰孙女」、「贰贰上」、「贰点去」   贰er❶再,重复。《论语·颜渊》:“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过。”(迁怒:把怒气转移到别人身上。贰过:犯第二次同样的错误。)《吕氏春秋·先己》:“于是乎处不重(chong)席,食不~味。”(处:居住。“重”与“贰”为同义对文。贰味:食用两种食品。) ❷有二心,不专一。《诗经·大雅·大明》:“上帝临女,无~女心。”(临:接近。女:同“汝”,你们。)《荀子·天论》:“修道而不~,则天不能祸。”(修:修习。道:理论,学说。祸:降祸于人。祸,用作动词,其后省略了“之”。) ❸两样,不一致。《孟子·滕文公上》:“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许子:许行,与孟子同时的人。贾:同价,价格。) 贰貳èr数字“二”的大写。 【注意】“贰”中的“弋”不要写成“戈”。 贰式❶❶“二”的大写。 ❷变节;背叛:~臣︱~心︱携~。 ❸再;重复:~过。 贰èr❶ 数字“二”的大写。 ❷ 背叛,变节:贰臣。 ❸ 姓。 贰èr同“二”。动词,有二心。《诗经·大雅·大明》:“上帝临女,无贰尔心。”《惜诵》:“事君而不贰兮,迷不知宠之门。”王逸注:“贰,二也。”金开诚校注:“贰: 同‘二’,不贰: 专心一意。” 贰;忠○贰èr(形)变节;背叛:~臣|对朝廷无~心|~意|忠贞不~|忠诚不~|不~忠臣。 ●忠zhōng(形)忠诚:~顺|~良|~义|~心|~言|~于人民|效~|尽~|精~报国|矢~于祖国|~肝义胆|~心耿耿|赤胆~心。 贰èr〖动词〗 一、两属,臣属于二主(4)。《郑伯克段于鄢》: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不久,太叔命令西部和北部的边邑两属于自己。《郑伯克段于鄢》:国不堪贰。——一个国家不能忍受两属的情况。《周郑交质》:王贰于虢。——周平王想把一部分权力两属于虢国。 二、有二心,背叛(11)。《阴饴甥对秦伯》:贰而执之。——对秦国有二心的就逮捕他。《烛之武退秦师》: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因为它对晋无礼,而且对楚有二心。《郑子家告赵宣子》:而不敢贰焉。——而不敢背叛晋国。 贰èr❶ 副的,与“正”相对。《周礼·天官·大宰》:“乃施法于官府,而建其正,立其~。” ❷ 辅佐。《后汉书·仲长统传》:“秦兼天下,则置丞相,而~之以御史大夫。” ❸ 重复。《论语·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过。” ❹ 不专一,有二心。《诗经·卫风·氓》:“女也不爽,士~其行。”(爽:差错。) ❺ 两属,属二主。《左传·隐公元年》:“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于己。” ❻ 不相同。《孟子·滕文公上》:“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贾:同“价”。) ❼ 数词“二”的大写。白居易《论行营状》:“况其军一月之费,计实钱~拾漆捌万贯。” 贰*貳erB7A1 ❶“二”的大写。 ❷〈文〉副的:~车/~室。
贰erD945 “贰”的繁体。 辅佐 辅佐翊(翊佐;翊辅;翊亮;翊赞;扶翊) 佐(佐事;扶佐;宾佐;旁佐) 弼(弼佐;弼辅;弼亮;辅弼) 亮(亮弼;翼亮) 傅(傅相;傅弼) 贰(配贰;介贰) 赞(赞相;赞贰;翼赞;协赞) 夹(夹辅) 挟 襄(襄助;劻襄;允襄)匡 裨 毗(毗赞) 翼佐 翼辅 卫翼 登翼 宣翼 燕翼 协翼 羽翼 羽楫 协治 股肱 黼黻 裨辅 藩辅 辅祚 补袒 辅佐朝廷:黼黻皇猷 辅佐政事:匡政 扶政 亮采 使承继帝位或继承职权,辅佐大政:托后 辅佐政教:赞道 辅佐教化:翊化 辅助正使行事:辅行 辅佐使改正:弼匡 匡正辅佐:匡拂 匡翊 匡弼 匡翼 匡赞 讽喻匡赞:讽赞 协助辅佐:协辅 摄政辅佐:摄辅 辅弼,辅佐:赞弼 备为辅佐:该辅 调教辅佐:护调 调护 规谏辅佐:规佐 训导辅弼:训辅 支持辅佐:凭翊 规划辅佐:规弼 多方面辅佐:光辅 左右辅佐:左辅右弼 左提右挈 贤良的辅佐:良肱 良辅 良翰 良佐 良弼 贤臣辅佐的征兆:飞熊入兆 飞熊有兆 非熊入梦 非熊入兆 非熊有兆 非熊之兆 兆入飞熊 非熊非罴 非罴非熊 (辅助佐理:辅佐)
另见:辅臣 ☚ 辅助 辅佐人 ☛
各种职位 各种职位官员的职位:官位 官的正副职:长贰 正的职位:正职 副的职位:倅(倅职;宾倅) 副(副职;~手;~帅) 佐 贰(贰官;贰职;贰车) 掌管选拔人才的职位:铨管 铨筦 主管选拔官吏的职位:铨席 铨衡 郎官的职位:锦帐 言官的职位:言地 谏官的职位:谏职 谏司 讽职 文学侍从之职:词职 掌权的职位:柄坐 非常稳定的职位:铁饭碗 有俸禄的职位:禄位 禄次 禄班 待遇非常好的职位:金饭碗 收入丰厚的职位:肥缺 肥秩 破格提拔的职位:不次之位 不次之地 次要的职位:支位 非分占据的职位:非据 有名无实的职位:虚位 空着的职位:虚位 空位 阙位 清闲的职位:闲位 清高体面的职位:清职 从前的职位:旧职 旧班 低微的职位:卑职 卑末 卑微的职位:末位 ☚ 职位 官位 ☛
增加 增加增(增长;增强;增益;增殖;增重;添增) 加(~剧;~快;~强;~大;~多;~速) 长(~上;暗~) 涨(~价;上~) 上(~货;~菜) 陪 登 益(~寿;闰益;弘益;开益;资益;黈益) 裨(裨增) 滋 盈 附(附益) 贰 孳 助益,增益:修润 增加和减少:增减 增损 益损 损益 盈耗 洪杀 登损 登降 登耗 登顿 登下 上下 进减 不增不减,有多少是多少:有一得一 增加并促进:增进 增进食欲:开胃 增加高度:增高 增加,加多:增多 饶润 闰益 增加新设施:建设 增强力量:盛力 逐渐增强其向善之心:隆积 增加深度:加深 增加速度:增速 增加情趣光彩:增色 增加生产:增产(努力~) 增加收入:增收 增加盈余:增盈 增加财富:生财(~有道;和气~) 增殖财产:殖产 增殖资财:殖赀 增加拨款:增拨 增加赋税:益赋 按原数增加:翻(~番;~两~;加~) 倍(倍增;倍加) (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多:增加)
另见:加上 添加 补充 上升1 ︱减少1 ☚ 增加 增加的程度 ☛ 贰貳èr而至切,去至。 ❶辅助,助益。《左传·僖公三十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於晋,且~於楚也。” ❷有二心。《诗·大雅·大明》:“上帝临女,无~尔心。” ❸离叛,背叛。《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 ❹副职,助手。《周礼·天官》:“建其正,立其~。” ❺副的。《礼记·少仪》:“乘~车则式。” 贰èr❶数目字, “二”字的大写。如:贰仟元。 ❷不专一。如:贰心,贰臣。 贰(貳)èrⅠ (“二”的大写) two (used for the numeral 二 on cheques,bank-notes,etc. to avoid mistakes or alterations) Ⅱ ❶ [书] (副手;副职) assistant;deputy ❷ [书] (业;事务) work; business; affair ❸ [书] (污秽) filth ❹ (古国名) Er,one of the Warring States ❺ (姓氏) a surname:~ 轸 Er Zhen Ⅲ [书] ❶ (辅佐) asist a ruler in governing a country;serve as a deputy ❷ (增益;增添) increase;raise;add ❸ (匹敌;比并) be equal to;be well matched ❹ (不信任;怀疑) suspect;doubt;distrust ❺ (违背;背叛) violate;go against;betray;forsake ❻ (变化;变易) change ◆贰臣 an official who retains his position after capitulating to the new dynasty;turncoat official; 贰心 disloyalty;halfheartedness;unfaithful;insincere 贰ertwo (used for the numeral“two” on cheques,banknotes,etc. to avoid mistakes or alterations) 贰国名。族姓不详,或说是姬姓。《左传》桓公十一年(前701):“楚屈瑕将盟贰、轸。”其后不见于史载,盖为楚所灭。其故址应在汉东地区,后人或说在今湖北随州市南,或说在广水市境。 贰èr ❸ 析律贰端|行不贰过
贰*貳èr(9画) 【提示】不要错写成 或贰。  *贰(貳)èr9画 弋部 (1) 数字“二”的大写。 (2) 不专一,有异心: ~心。 (3) 背叛: ~臣。 贰貳èr西周金文从贝(貝),从戌(xū),从二,二亦声。戌象戈,就是用武器守护财物义。战国文字从贝从戈从二,或省二。《说文》小篆从贝,弍声。许慎认为“弍”是战国文字。本义就是“二”,《说文》说是“副”,居次要地位的,就是副职。又有辅佐,增加,贰心,怀疑等义。其实都是“二”义引申。古代也当作“二”字的大写。特别是汉代唐代以后较明确。现代人民币上还用。 贰貳★繁◎常★常
èr貳,形声,从貝,弍(èr)声,本义为次要的,居第二位的,引申为不一致、怀有二心、数字“二”的大写等。《简化字表》类推简作“贰”。 【辨析】 ❶以“贰”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nì:腻。 ❷贰/二 “二”是一般的数目字;“贰”在唐代以前一般不用于数词,主要用于再、两属、不专一、生二心、不一样等抽象意义,唐代开始才用作数词“二”的大写(多用于票证、账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