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 水利建设的历史和现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 水利建设的历史和现状 一 水利建设的历史和现状自古以来,生活在江淮大地的人民为了自身的生存,与水旱灾害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位于寿县境内的安丰塘(即古芍陂),相传为春秋中期楚孙叔敖所建,距今已250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型古水利工程,经过历代整修,至今仍发挥着效益。建于汉代的舒城七门堰、潜山鸟石堰,唐朝的宣城佟公坝等古代水利工程,都在发挥着灌溉效益。水利工程的修建,促进了古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由于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社会动荡不已,历代人民治水兴利的辛勤努力最终都未能达到目的。特别是公元1194年黄河决口南侵夺淮,大量泥沙夷平了淮河下游入海尾闾,淤浅了淮河中游河道,破坏了淮北水系,加重了这一地区的水旱灾害。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安徽的长江、淮河流域水系紊乱、河道淤塞,堤防残破,灌溉设施缺乏,洪涝旱灾频繁发生,尤其是淮河流域,已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局面。 ☚ 第四节 水利建设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