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统计学关于测度、计量、检查、分析和监督国家财政系统中各级单位的货币资金的来源、数量、构成、分配和使用效果的统计学科。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分支。 财政统计的历史比较悠久。威廉·配第在《政治算术》中,就对当时的英法等国的财政税务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描述和分析。但财政统计学作为一门基础的统计学科,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完善起来的。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许多统计学家,对财政统计学的理论建设和实际运用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我国的统计工作者结合本国的现实经济情况,在大量的财政统计实践活动中也积累了十分有益的丰富经验。 财政统计(Статистика финан-сов)是指在质的分析的前提下,对各级经济单位的财政资金收支活动的数量方面的资料进行搜集、归纳和整理、运用。如检查国家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反映预算外资金的数量和流动,监督财政收入的形成,考察资金分配情况和使用效果,以及分析各经济单位的财务状况等。它贯穿于财政资金的动员、形成、分配及其使用和使用效果分析这整个财政资金运动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涉及到国民经济各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各项财务活动。 财政资金运动的全过程及各种经济单位的财务活动构成了财政统计学的研究领域。它的研究对象是财政统计资料的取得、报送、整理、表述和运用等的基本概念、基本指标体系、基本原则、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它的主要任务是探讨如何制订一套科学的、完整的指标体系,并通过系统的分析来准确地表明财政资金的来源、去向、规模、结构和运动速度,表明资金分配的比例关系以及生产、流通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及时反映国家财政资金集中和分配的情况,反映资金的使用效益,并尽量满足财务监督和财务管理的要求,为经济决策机关和行政领导部门掌握财政情况、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确订经济政策、安排计划、检查财政资金的运动提供可靠的依据。 财政统计学根据财政资金运动的性质和其内在联系,对资金运动过程和结果的数量方面进行动态描述和分析,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监督作用。因此,财政统计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大体上包括:(1)财政统计学的性质、对象、内容、任务和作用的概述,明确财政统计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特点,以及它与其他学科和其他统计学分支的联系与区别;(2)财政统计的分组体系和基本指标体系的建立;(3)国家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统计分析 (这要求根据国家所定财政经济计划检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计划完成情况,研究国家经济状况的变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分析财政结构和国民经济结构之间的有机联系);(4)检查预算外资金的数量、构成和使用情况;(5)监督企业部门按时足额地将利润解交国家,组织财政收入; (6)反映税源、税率、税额的变化,检查税收计划的执行情况;(7)反映国家对基本建设投资的规模及投资的分配状况、完成情况和其经济效果; (8)分析检查各部门、各企业、各单位的财务状况;(9)组织全面的综合平衡。 财政统计学的理论体系已经建立并正在不断完善。目前经济统计理论界和实际统计工作机关,对财政统计学的理论结构、概念、原理和方法仍然存在着不少争议,如学科范围的规定,学科内容的补充和修正,新的统计方法应如何引进和应用等。对财政资金量和流量的动态统计 (掌握其瞬时规模、运动之起点、方向和速度等),财政综合平衡与物资平衡之间,信贷和现金收支平衡以及外汇平衡之间的关系连续描述,财政统计数据库的建立和电子计算机在财政统计中的广泛应用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财政统计学可作为财经院校财政系、统计系的专业基础课,其他经济系科如金融系、经济系和管理系的学生亦可选修这门课程。 阅读书目:《财政统计》(《Стати-стика финансов》) 〔苏〕利夫西茨(Ф.Д. Лившиу),肖笙译,统计出版社1958年4月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