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库地名。在辽宁省北部,辽河中游右岸。以法库门得名,旧称三台子。战国为燕地。东汉属鲜卑、乌桓活动区域。晋为慕容氏所据,后入于高句丽。辽为祺州地,属咸平路。金分属咸平府庆云县、懿州灵山县、沈州辽滨县地。元分属懿州顺安县与开元路,隶辽阳行中书省。明代法库东部为辽东都司铁岭卫辖地,西部属奴儿干都司泰宁卫蒙古牧地。永乐间修筑辽东边墙,法库被置边墙之外。清初,属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前旗地,清修柳条边由此通过。康熙元年(1662)设法库边门,亦作发库,置防御驻守。两年后开原县设置后,隶开原县。光绪三十二年(1906)拨新民府及铁岭、开原、康平一府三县临近边门地,置法库门直隶厅,治三台子,隶奉天府。民国初改县,属奉天省洮昌道,为边墙各门中最盛之地。1929年归辽宁省直辖。厥后随省制变化,曾改属奉天省、辽北省、辽西省,迄1954年复隶辽宁省管辖。地势分岗丘、平原、洼地三部分。岗丘多分布在北部和东部。秀水河、拉马河自北向南流出,进入辽河。农作物以玉米、高粱、大豆为主,也产花生和棉花。境内煤炭储量丰富。工业部门有采矿、农机、机电、造纸、印刷、酿造等。有辽代肖氏墓葬群、清代蒙古王公三陵及柳条边等古迹和秀水河子烈士陵园等纪念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