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贡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贡院 是专为科举考试而设的考场的名称。隋和唐初没有专门为科考设贡院。唐李肇《国史·礼》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始置贡院。”宋朝自仁宗年间起也专设有贡院。明代和清代的贡院则更规范化。清代乡试、会试都在贡院进行。清朝贡院一般建在城内东南隅。其格局大体是:大门坐北朝南,正中上悬“贡院”墨匾。大门内有龙门,再进为明远楼,再进为公堂、内龙门、聚奎堂、最后是会经堂。内龙门外东西两侧称为外帘,供管理人员居住;内龙门内为内帘,供考官居住。贡院的两旁各有南向成排的房间,是应试者考试的地方,称号房。号房高约6尺、深4尺、宽3尺,内备有木板两块,供考生答卷、吃饭和休息之用。号房区的东南西北各有监视考生的瞭望楼一座,号房巷口设有栅栏门,考生一入号房,门即关闭上锁,巷尾有厕所。贡院四周的围墙有两层,内层高10尺,外层高15尺,墙上还覆有荆棘,所以贡院又被人称为“棘闱”。上述格局,是根据顺天贡院的情况概括的,其余贡院都与此大同小异。号房在贡院中占地面积最大,如顺天贡院的号房竟达1万多间。 北京贡院(明清时期) 贡院科举时代考试贡士的场所。唐李肇《国史补》下:“开元二十四年,考功郎中李昂,为士子所轻诋。天子以郎署权轻,移职礼郎,始置贡院。” 《全唐诗》 四六四王起《和周侍郎见寄》:“贡院离来二十霜,谁知更忝主文场。”清孔尚任《桃花扇 · 闹榭》:“贡院秦淮近,赛青衿,金零粉”。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科舉部 > 考試場所 > 貢院 貢院 gòngyuàn 亦稱“試院”、“棘院”等。科舉考試的場所和機構。始設於唐,後歷代因之。唐·李肇《國史補》下:“開元二十四年,[吏部]考功郎中李昂,爲士子所輕詆。天子以郎署權輕,移職禮部,始置貢院。”宋·程大昌《雍録·職官·禮部南院》:“禮部既附尚書省矣,省前一坊别有禮部南院者,即貢院也。《長安志》曰‘四方貢舉所會’,其說是也。”《明史·選舉志二》:“試士之所,謂之貢院。”清·孫承澤《春明夢餘録》:“唐人知貢舉詩有云:‘梧桐葉落井亭陰,鎖閉朱門試院深。’”明清兩代貢院爲鄉試、會試之所。參見本類“貢闈”、“棘闈”。 貢院(北京) 贡院科举时代乡试的场所。《明史·选举志》:“试士之所,谓之~。”《广东军务记》:“炮火火箭纷纷打射~。” 考场 考场举行考试的地点:考点 另见:考试 考试的人 考中 监督 ☚ 古代的学校 经营场所 ☛ 贡院❶唐宋时科举考试机构。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始置于礼部,掌有关科举事务。然独立于礼部之外,设有专门印信。宋沿置。主管各地解送进士、诸科举人名单和家状、保状、试卷,负责核对其乡贯、举数、年龄等。平时以朝官一人主判。遇科场年份,由朝廷选派知贡举官主持礼部试。试毕,以合格举人奏明朝廷,参加殿试。 贡院 贡院选举制度: 所举荐人才集中或考试的地方称贡院。《续资治通鉴·宋纪》: “诏: ‘朝臣无得公荐贡举人。’ 故事,每岁知贡举官将赴贡院,台阁近臣得荐抱才艺者,号曰公荐。” 《清史稿·选举志》: “试士之所曰贡院。” ☚ 贡举 贡部 ☛ 贡院 贡院❶唐宋时主持科举考试的机构。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始置于礼部,掌有关贡举事务,然独立于礼部之外,设有专门的印信。宋沿置。主管各路府、州、军、监解送进士、诸科举人名单和家状、保状、试卷,并负责核对其乡贯、举数、年龄等。平时以朝官一员主判。遇科场年份,由朝廷选派知贡举官主持礼部试,原主判官即罢任。试毕,以合格举人奏名朝廷,参加殿试。 北京贡院 ☚ 科举考试机构及考官 别试所 ☛ 贡院清代乡试、会试的场所。始见于唐代。清代形成专门格局,大堂东西侧为外帘,供管理人员居住;后为内帘,供考官居住;院两旁建号舍,供应试者居住。院外墙铺以荆棘,故又称“棘闱”。 贡院 贡院在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北岸。始建于宋乾道四年(1168年),原为私宅,明永乐中改为贡院,为全国各省最大的一处贡院。太平天国时,天京沦陷后为湘军所毁,现存建筑为清代同治时重修,院内第一道建筑为木结构牌坊,第二道建筑五门,第三道建筑为龙门,第四道建筑为明远楼。明远楼平面呈四方形,上部为三层木结构楼阁,其内有历代石碑22通,记述有历代重建增修建筑情况与有关科举事务。 ☚ 白鹭洲 灵谷寺 ☛ 贡院 贡院又名贡士院。位于济南今省府前街北首一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大院东半部,是明、清时举行乡试的场所。自明洪武初建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初建时规模较小,号舍不过五千,后虽有所增加,但舍内十分狭窄,仅可容人对面侧身而过。院内主要建筑物有明远楼、聚奎堂、至公堂等。原贡院大门三开间,正中悬“贡士院”匾额,门外东西各建辕门一座,门内建“明径取士”“为国求贤”两个牌坊。二门叫“龙门”,门后又有平列的四个门。再进为至公堂,为监临官及其所属办公的地方。至公堂后为明远楼,登楼可瞭望全院,堂楼两旁为应试号舍,是若干条东西小巷,每巷编为一个总号,每号内有面南的砖墙瓦顶小棚子60—100个,相互毗连,为考生在内考试和暂住的地方。光绪年间应试号舍达14500个,这些建筑总称外帘。应试者入内后即封号栅,俟交卷日方开。外帘之后为内帘,其建筑有聚奎堂,两旁为主考官与其它官吏办公和食宿之处。全院围墙两重,内墙高一丈,外墙高一丈五尺,墙上都密布荆棘以防爬越,故有“棘阁”之称。清末废科举后,至公堂以南改建提学司署,监临院以北改建为济南中学堂,又于提学署东建模范小学,东新号改建为图书馆,西新号建为谘议局,辛亥革命后改为省议会,今为省人民政府宿舍楼群。 ☚ 牟二黑庄园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 贡院gong yuan【旧语】provincial imperial examination centre 贡院各省贡院是乡试的考场所在地,顺天贡院是顺天乡试及全国会试的场所。贡院一般建于京城和各省省城的东南隅。贡院大门内有平列四门,直进为至公堂,为监临、外帘官办事之地。至公堂东西为考官监临、提调各堂,并各有院落,为外帘各官之宿舍。贡院内两旁有号舍,供应试者居住。贡院外墙铺以荆棘,故称棘闱。 贡院科举考试的机构和场所。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始置礼部贡院,为礼部主管省试的机构和场所。宋崇宁至政和年间,礼部和各州均建贡院。礼部贡院主管各路州、军所解送进士科与诸科应试者的名单和家状、保状、试卷,并掌核对乡贯、举数、年龄等。平时以朝官一员主判。遇科举考试年分,由朝廷派知举官主持礼部试, 原主判官即罢任。试毕,将礼部试合格者的名单奏报朝廷,筹备殿试。贡院内部机构有封弥院(所)、誊录院(所)、对读所、编排所、别试所、过落司等。清制,礼部与各省均有贡院,分别为会试与乡试的处所。其大堂的东西侧为外帘,供管理考场的人员居住;后为内帘,供考官居住,贡院两旁建有号舍,供应试者居住。贡院外墙铺以荆棘,故称棘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