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臌胀针灸治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臌胀针灸治法

臌胀针灸治法

臌胀,是以腹大胀满,皮急如鼓,皮色苍黄和脉络暴露为特征的病证。又名“水蛊”、“蛊胀”、“蜘蛛蛊”、“单腹蛊”等名称。多由长期酒食不节,七情所伤,虫积扰中或由黄疸、积聚等导致肝、脾、肾三脏受病,气、血、水等瘀积腹内,日渐胀大而成。本病证有气臌、水臌和血臌之分: 气臌由于肝脾失和,气滞湿阻所致;水臌乃因阴寒停聚,脾阳不振,水蓄不行所致,也有湿热阻滞的; 血臌则由瘀血阻于肝脾脉络,隧道不通,致水气内聚而发病。本病证见于某些疾病过程中,包括血吸虫病。针灸治疗有一定效果,可使病人尿量增加,腹胀减轻,食欲增进,营养状改况善。
通治法 以疏肝健脾和化瘀利湿为主。选足厥阴、足太阴、足阳明、任脉等经穴和有关俞募穴,如脾俞、肝俞、期门、章门、中脘、水分、气海、阴陵泉、三阴交、太冲和足三里等,每次3~5穴。用毫针行泻法,或配合灸法。
辨证论治 一般分为:
气臌 腹胀如鼓,按之不坚,嗳气不畅,两胁胀痛,胃纳减少,食后尤胀,小便短少,苔白腻,脉细弱。治宜疏肝理气,健脾利湿。选任脉、足厥阴、足太阴等经穴和背俞穴为主,如肝俞、脾俞、中脘、气海、期门、章门、足三里和太冲等,每次3~5穴。用毫针泻肝的俞、募穴和足厥阴经穴,补其它腧穴,并配合灸法。
水臌 腹大胀满,按之如水囊,叩诊有明显移动性浊音,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若兼怯寒懒动,大便溏泻,苔白腻,脉迟缓等证者偏寒;若兼烦热口苦,面目皮肤发黄,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苔黄腻,脉弦数等证者偏热。治宜健脾利水。选足太阴、足阳明、任脉等经穴和背俞穴为主,常用脾俞、水分、气海、天枢、关元、足三里、阴陵泉、公孙和太白等,每次3~5穴。偏热者多针,偏寒者针灸并用。
血臌 腹大坚满,脉络怒张,胁下结块,痛如针刺,面色黯黑,头颈胸臂出现血痣或血丝缕缕,口干不欲饮水,大便色黑,舌质紫暗或现瘀斑,脉细涩。治宜化瘀行水。选足三阴、足阳明等经穴,背俞穴和有关奇穴,如脾俞、膈俞、肝俞、肾俞、章门、足三里、三阴交、复溜、行间和痞根等,每次3~5穴。用毫针行泻法,或配合灸法治疗。

☚ 奔豚针灸治法   水肿针灸治法 ☛
0000175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4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