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面卷子dòumiànjuǎnzi满族传统粘食:把黄米或江米碾成面,和水放在屉上蒸,裹上炒熟的黄豆面,擀成卷,然后切成块,就成为~。(曾庆中《关东风土·人情·掌故》) 豆面卷子亦称 “豆面折子”、“豆面夹嘴”。满、锡伯、汉等族民间食品。流行于东北、北京等地。做法为:用黄粘米或江米碾成面,加水和匀,将面团蒸熟后擀成大薄片,铺沾炒熟黄豆面,卷成卷,再切成小块即成,多蘸以沙糖而食。因其必滚沾熟豆面,故又名 “驴打滚儿”。 豆面卷子满族传统面食,或称“豆面饽饽”。春季将黄米以水浸泡后 磨 成面,入锅蒸熟,擀为薄片; 再将黄豆炒熟磨面均匀撒于其上,卷起后以刀切为1—2寸长的卷子,其色金黄,食之粘且香。满族祭神时亦以此作为供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