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古微堂诗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微堂诗集 古微堂诗集诗别集。十卷。魏源撰。魏源早期诗集名《清夜斋诗稿》,存手书稿本,于清末帝宣统三年(1911)与陈沆手书《简学斋诗稿》影印合刊。后有自订《古微堂诗稿》五卷,以抄本流传。穆宗同治九年(1870),湖南新化人邹季深据其所藏魏源诗全稿梓行,名《古微堂诗集》。卷首有郭嵩焘《魏默深先生古微堂诗集序》。因魏源曾谓“诗集宣分体,不必编年”,故此集按四言古诗、五言古诗、古乐府、新乐府、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六言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编次,共收诗二百六十馀题,七百五十馀首。郭嵩焘序称“默深先生喜经世之略”,“人知其以经济名世,不知其能诗”,“先生所著书,流传海内,人知宝贵之,而其诗之奇伟无能言者”,并盛称其诗“极古今文字之变,自发其嵌崎历落之气”,“山水草木之奇丽、云烟之变化,滃然贲起于纸上,奇情诡趣,奔赴交会”。然此集所收诗尚未全,有部分诗作存《清夜斋诗稿》、《古微堂诗稿》或散见诸家诗话、总集中,而此编未收。1976年,中华书局将其诗、文合编为《魏源集》,其诗集部分即以此同治九年刻本《古微堂诗集》为底本,与《清夜斋诗稿》、《古微堂诗稿》、《古微堂诗稿钞本》残本,以及《射鹰楼诗话》对校,补入诗六十馀题、一百六十馀首,共得九百馀首,同题而文字有异者亦作校勘记,或并录异文,为较完备之本。 ☚ 龚自珍全集 东洲草堂诗钞 ☛ 古微堂诗集十卷。清魏源(1794—1857)撰。魏源,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道光二年 (1822)中举,道光二十四年 (1844)应礼部试,获三甲同进士出身。官至高邮知州。曾从刘逢禄学《公羊春秋》。和龚自珍同属主张“通经致用”的今文学派。鸦片战争时,在两江总督裕谦幕府,参与浙东抗英战役。痛愤时事,著《圣武记》。后又将林则徐主持翻译的西方史地资料《四洲志》和历史史志等增补为 《海国图志》,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建议制造枪炮、轮船和其他 “有益民用”的机器工业产品,加强海防,抵抗外国侵略。要求改革漕运、盐法,减轻赋税,兼顾商人利益。强调“变古愈尽,便民愈甚”(《默觚》)。对后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有一定影响。主张“及之而后知”,说“知”是从 “行” 中来的,坚持 “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的原则,抨击理学家的 “心性迂谈”。能诗文,风格遒劲,著作有 《古微堂集》、《元史新编》、《老子本义》、《诗古微》等,并协助江苏布政使贺长龄编成《皇朝经世文编》。《古微堂诗集》多为山水诗,魏源曾自嘲“应笑十诗九山水”(《戏自题诗集》)。其诗写山水草木之奇丽,云烟之变幻。其脉胳之输委,文辞之映合,并诗之奇伟,可谓无能言者。邹君季深藏其全稿,囊括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六言绝句、七言绝句,凡数百篇。郭嵩焘以为宜梓之行之,以公诸世。邹季深将稿交付给刻书家。有同治九年 (1870年) 刊本行世。 古微堂诗集 古微堂诗集10卷。清魏源撰。同治九年 (1870) 长沙宝庆郡馆刻本,4册,湖南图书馆藏。又北京大学图书馆有魏源手稿《清夜斋诗稿》一函,24张。有道光六年(1826) 陈沆题识; 还有何绍基评校抄本《古微堂诗集》。北京图书馆有 《古微堂诗集》卷八至卷九清抄本1册和《古微堂诗稿》1册,两抄本都为魏源亲校。是书为魏源的诗歌总集。其中山水诗占十之八九,卷首有郭嵩焘序,全书收诗700余首,约20万字。早年诗歌多抒发抱负,揭露现实黑暗,斥责清王朝的卖国行径,歌颂人民和抗清将士的英雄事迹,格调高昂,气势磅礴。晚年作诗则以山水为主,抒写自然之美,风格清丽,部或流露佛者思想。 ☚ 彭刚直公诗集 印心石屋诗文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