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谷正伦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谷正伦1890—1953贵州安顺人 谷正伦
谷正伦
谷正伦1890—1953字纪常。贵州安顺人。谷正纲和谷正鼎的胞兄。1908年赴日本,入振武学堂和士官学校炮兵科。1909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回国参加革命军。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留守府科员。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失败后,袁追捕革命党人,谷正伦逃往日本继续完成中断了的士官学校学业。1916年回国,历任黔军团长、旅长及总司令。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二师副师长兼旅长,率部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1月,蒋介石在第一次“下野”后复职,任命谷为南京卫戍副司令兼戒严司令,1932年任宪兵司令及南京警备司令,故有“中国宪兵之父”称号。抗日战争爆发后,兼任南京防空司令及军事委员会军法执行副监。1939年2月任鄂湘川黔边区绥靖公署主任。1940年12月任甘肃省政府主席。1947年调任行政院粮食部长和政务委员。次年任贵州省政府主席,1949年去香港。1950年去台湾,1952年10月退役,任台湾国民党当局“总统府”国策顾问。翌年11月3日病故于台北。 谷正伦 谷正伦字纪常,贵州安顺人。谷正纲、谷正鼎之长兄。生于1890年11月5日。早年就读于私塾,后入贵州陆军小学。1905年考入武昌陆军中学。1908年公费赴日留学,入振武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爆发以后,回国任汉阳总指挥部少校副官。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少校科员。后任南京留守府中校科员。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去日本复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一期炮科。1916年回国任贵州陆军第一师炮兵团团长。1917年10月任步兵第七团团长,在护法战争中去四川作战。1919年任黔军第一团团长。1920年与何应钦密谋发动民九事件,任前敌副指挥、参谋长。刘显世下台后任黔军混成第二旅旅长。1921年5月,讨伐桂系军阀时,任滇黔赣讨桂联军第四路司令。1922年1月19日被广州政府大元帅孙中山任中央直辖黔军总司令。后因袁祖铭主政贵州,出走上海。不久任孙传芳部军官学校总教官。1923年入湘军贺耀祖部任军官讲习所教育长兼顾问,后任参谋长。1926年任独立第二师副师长,不久兼任第一旅旅长。1927年3月任第四十军第一师师长。1928年2月任南京戒严司令、首都卫戍副司令。不久兼任首都(南京)卫戍司令,并代理南京市市长。1931年11月6日任宪兵司令部司令。1935年3月1日任宪兵学校教育长。1935年4月5日任中将,1935年11月被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于1938年兼任鄂湘川黔边区绥靖主任。1939年12月1日任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同年9月16日至1941年2月10日任军事委员会军法执行总监部副监。1940年11月15日任甘肃省政府主席。12月18日兼任甘肃省保安司令。1945年5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1946年10月17日任粮食部部长兼行政院政务委员,后兼任水利委员会委员、绥靖区政务委员会委员、最高经济委员会委员。1948年4月5日任贵州省政府主席兼省保安司令。1949年任贵州绥靖公署主任,11月退出贵州,由昆明去香港。1950年去台湾,任台湾当局 “总统府” 国策顾问。1953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 ☚ 谷凤翔 谷正纲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