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梅花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梅花拳

梅花拳

(1)拳种之一,亦名梅拳。据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藏文,清康熙年间(1662-1722),曾做过京营都司的武探花杨丙(河南滑县人),己以梅花拳授滑县朱兆村齐大壮(?-1786),齐传同村人唐恒乐(?-1813),唐传冯克善(见《军机处录付奏折·农民运动》卷2392)。此后,梅花拳遂盛传豫、鲁、冀一带。
梅花拳的主要内容包括:五势梅花桩、五势头、梅花老架、以及八方步、八方散手等,器械套路有梅花刀、梅花枪、梅花剑、梅花雁翅鎲、梅花大刀、梅花双头枪等。“五势梅花桩”指作为静力性桩功练习的顺式、拗式、小式、败式、扑式(亦称大式)等五个基本拳势。此五势是梅花拳系的基础内容。拳谱云:“拳式之变皆以五势为拳母。”入门之初,首习此五势桩功,以期获得“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功效。“五势头”是以上述五势结合步法和其他攻防招术组成的套路。五势头的运动路线以左右往返为本,间有纵横交错。其结构紧凑,拳法密集,脚法多变。 “八方步”是一种步法和手法、身法、腿法结合的练习方法。所谓八方,是指身体的前、后、左、右、左前、左后、右前、右后等八面。明此八面,以便攻防过程中临机变向,支撑八面。有上八方(亦称大八方)、中八方、下八方(亦称小八方)之分。上八方指上盘的手法,中八方指中盘的身法,下八方指下盘的步法和腿法。其步法有进(扎)、退(撤)、摆、窜、跃、纵、腾、绕、滑等。梅花拳的主要手法有:冲、崩、推、打、劈、砸、盖、扣、撩、拦、捋、带、钩、搂、刁、拿等。梅花拳的主要腿法有:踢、踹、蹬、蹁,缠、截、弹、点、跺、踩、勾、扫等。梅花拳的身法表现为吸卸柔化,以及肩靠、背挤、头撞、胯打等。
❷梅花门拳术。据听驼撰《国术史的研究》云,长江流域各地传有梅花门拳技,其内容有梅花拳12路,对打12路,梅花散手等。此拳系崇少林为源。
❸螳螂拳套路名称。全套共55式。

☚ 浦东拳   梅拳 ☛
梅花拳

梅花拳

见梅花桩。

☚ 梅拳   戚家拳 ☛
梅花拳

梅花拳

清光绪年间桂阳县拳师万福子在四川学得此拳。艺成后回到故里,先后在郴州、桂阳、蓝山、嘉禾等地授徒,至今已传6代。该拳以擒拿为主要手法,其特点是着重打、摔、擒、踢、扣、扫。招势严谨,变化多端,动静分明,干净利落。练习时,要按龙、虎、鹤、兔、猴五形和八卦方位,做到动如游龙,定如卧虎,迅如狡兔,灵如猿猴,轻如云鹤。攻防意识较强,具有健身的作用。拳术套路有一条线、二狮抢球、三朵梅花桩等14套。

☚ 自然门   鸡形拳 ☛

梅花拳

清代山东、直隶(今河北)一带以练梅花拳为活动形式的秘密结社。最早起源于康熙年间。初以练习拳棒为“防身”之用,中日甲午战争后,发展为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并与义和拳、大刀会等秘密结社相互融合,结合而为义和团。参见“义和团”、“义和团运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5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