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读律佩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读律佩觿书名。清王明德撰。王明德,字金樵,高邮(今属江苏)人。康熙 (1662—1722)间曾任督理通惠河道、刑部陕西清吏司郎中。觿是一种骨制的锥,可用以解结。“读律佩觿”是读律时将它带在身边可以解决疑难的意思。全书分8卷。首卷冠以 “读律八法”。然后是“八字广义”,即历代律书中常用的以、准、皆、各、其、及、即、若八个词的含义和用法。作者认为这八个是“律母”,将这八个字的意义融合贯通,才能真正读懂律文。卷二和卷三就律典主要用词进行阐解,作者称这些用语为“律眼”,即读律、用律时应该全力着眼的部分。卷四对一篇关于如何读律的古赋—— 《金科—诚赋》逐句加以解说辨疑,告诉读者要着重分析具体事实,注意例外情况,不能死扣条文。然后又对清律有关刑名,按照律典加以阐明。卷五、六、七就律文中有关“以……论”、“准……论”、“罪止……”、“不准折赎”等法律用语进行详细阐释。卷八附载《洗冤录》和《洗冤录补》(见《洗冤集录》)。书中的“读律八法”阐述了研究和使用法律必须注意的八点要求: (1)扼要。即重点掌握贼盗、人命、斗殴三篇,正条70。(2)提纲。“名例篇”是运用全律之枢纽,轻重诸法之权衡,极为重要。(3)寻源。要研究谋反大逆,子孙杀祖父母、父母以及奸党之类性质严重犯罪的根源。(4)互参。要研究透彻律文相互之间的联系。(5)知别。律又首先重视伦常。要明确服制亲疏的区别及其与刑罚轻重的关系,但又不能拘泥于服制。(6)衡心。律又重在主谋。贼盗、人命、斗殴都以元谋为重,要衡量罪犯的心意(动机),分清主谋和从犯。(7) 集义。掌握律文精义,重惩阴谋,尊君抑臣,对阴谋和谋反叛逆要加倍严惩。(8)无我。法律是“天下之公”,即使君主也不容因私亲而害公法,无我,才能秉公。《读律佩觿》是清代学习律典的入门书,当时流传甚广。 读律佩觿 读律佩觿清代律学著作。八卷。清王明德著。王明德(生卒年不详),字金樵。高邮(今属江苏)人。康熙间曾任督理通惠河道、刑部陕西清吏司郎中等职。 ☚ 折狱新语 大清律例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