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诗辩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诗辩坻

诗辩坻

诗话著作。清毛先舒撰。毛先舒(1620—1688),一名骙,字稚黄,一字驰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诸生,不求仕进。精音韵,能诗文,与毛奇龄、毛际可并称“浙中三毛”。有《思古堂集》。《诗辩坻》四卷,前三卷为总论和历朝诗评,末卷谈作诗法则、竟陵派得失和词曲等三题。全书标格论法,与“性灵”说针锋相对:“诗须博洽,然必敛才就格,始可言诗。亡论词采,即情与气,亦弗可溢。”他将“法”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置于作家的“才”、“情”之上,一再说:“作者,揽群才,通正变,以才裁物,以气命才,以法驭气”;反之,“法不胜才,才不胜情,注辞而倾,抒愤如盈,务竭而无后虑”者,则是“小人”。他评诗推崇盛唐以前而排斥宋诗,立场大致与严羽及明七子相近,不过态度较为平允,并不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诋“上下千古,所铸金呼佛者,则唯一李攀龙”。他对竟陵诗派的批评,分“立说善者”和“立说谬者”两个方面,也并不一概抹杀。书中的诗评,细处诚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指,颇有舛误,然而大处却也自有心得,不为无见。如说:“汉诗朴处似钝,其气为之也;魏诗壮处似露,其才为之也;六朝诗典处似方,其学为之也;初盛唐诗赡处似滞,其格律为之也。”又将曹植、陆机、陶潜、谢朓、沈、宋、李憕、李颀、李、杜等人作为开诗风转换声气之先的关键人物,等等,虽有可议之处,然大致恰当,足资启悟。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清诗话续编》本。

☚ 而庵诗话   载酒园诗话评 ☛

诗辩坻

诗论。清毛先舒(1620—1688)撰。四卷。先舒有《思古堂集》已著录。此编有陆圻序及自序。首为“总论”,次为“经”、“逸”,次为汉至唐,次为“杂论”、“学诗径录”、“竟陵诗解驳议”,终以“词曲”。作者论诗,极力推崇三家:“刘勰、徐(祯卿)、王(世贞)持论尤精确可遵”。揭橥复古论旨,标举格调之说。倡导“温柔敦厚”,要求艺术表现含蓄酝藉。对风格俚浅之作,颇多批评,不满元(稹)、白(居易)鄙俚及“唯歌生民病”之作。以大量笔墨论述纯形式之学诗途径,并步入复古主义泥淖。主导倾向落后、保守, 而标举“诗主风骨”,重视含蓄之艺术法则,亦不乏有益之论。评论诗作间有精到之见,亦有苛求于古人处。全书多少接受了格调说之主张。有《清诗话续编》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