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冀南暴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冀南暴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共党组织领导下的农民游击战争。 以“抗日讨蒋”为旗帜,以“分粮吃大户”为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1935年春天,直南特委决定发动暴动。 暴动分东西两路,滏阳河以西发动了一百来人,准备与东路军在平山北会合,但东路军没按时间到会合地点,暴动暂时停了下来。后来,冀南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平汉线游击队”,号召“有枪出枪,有钱出钱”,发动群众均粮吃大户,农民暴动的火焰又燃烧起来,曾多次与警察分局和保安分团发生战斗。 1936年1月,临近旧历年关,游击队员带领人民群众,抢了威县马庄大地主粮仓,把粮食分给穷苦农民,并收缴了地主家的枪支。这场收枪、均粮斗争,共有一千五六百人参加,使反动派大为震惊。 1936年1月28日,成立了“华北人民抗日讨蒋救国军第一军第一师”,有900多人。1936年2月,在大批国民党军队反扑的白色恐怖下,暴动农民遭到镇压和迫害,革命转入低潮。冀南暴动涉及任县、平乡、巨鹿、广宗、南宫、威县、尧山、内丘、新河、南和、永年等十多个县,参加暴动人次达数万。这次暴动有力地牵制了国民党的军事力量,配合了红军的北上抗日,同时打击了冀南地区的封建政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