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诗经·泮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诗经》·《泮水》

思乐泮水,泮水令人真愉快,

薄采其芹。来此采摘水芹菜。

鲁侯戾止,鲁侯莅临有威仪,

言观其旂。看那龙旗多气派。

其旂茷茷,旗帜飘扬猎猎舞,

鸾声哕哕。鸾铃和鸣声声在。

无小无大,随从不分官大小,

从公于迈。跟着鲁公真光彩。

思乐泮水,令人高兴泮水好,

薄采其藻。来此采摘水中藻。

鲁侯戾止,鲁侯莅临有威仪,

其马蹻蹻。他的马儿真健矫。

其马蹻蹻,他的马儿真健矫,

其音昭昭。他的声音亮又高。

载色载笑,面容和蔼又带笑,

匪怒伊教。并非生气是宣教。

思乐泮水,泮水令人乐无忧,

薄采其茆。采摘莼菜轻伸手。

鲁侯戾止,鲁侯莅临有威仪,

在泮饮酒。泮水边上饮美酒。

既饮旨酒,饮完香甜的美酒,

永锡难老。让人永远不老朽。

顺彼长道,代代相传遵正道,

屈此群丑。征服敌寇那群丑。

穆穆鲁侯,举止肃穆的鲁侯,

敬明其德。小心修德真仁厚。

敬慎威仪,注意威仪要谨慎,

维民之则。为民作则是元首。

允文允武,文治武功两齐备,

昭假烈祖。在天先祖榜样有。

靡有不孝,效法他们事事顺,

自求伊祜。求得上天长庇佑。

明明鲁侯,鲁侯治国真勤勉,

克明其德。善于修养功德圆。

既作泮宫,已将泮宫兴建成,

淮夷攸服。征服淮夷也如愿。

矫矫虎臣,勇壮如虎将帅臣,

在泮献馘。斩获敌耳泮宫献。

淑问如皋陶,善于讯问如皋陶,

在泮献囚。擒送敌囚泮宫前。

济济多士,齐心协力众兵将,

克广德心。鲁侯仁德能发扬。

桓桓于征,大军出征雄赳赳,

狄彼东南。东南敌人要扫荡。

烝烝皇皇,气势雄壮真浩大,

不吴不扬。不嘈杂也不喧嚷。

不告于讻,不为邀功相争吵,

在泮献功。泮宫中把功劳上。

角弓其觩,兽角镶嵌饰弓梢,

束矢其搜。束束利箭捆扎牢。

戎车孔博,作战兵车很宽大,

徒御无斁。徒步驾车不疲劳。

既克淮夷,已经战胜那淮夷,

孔淑不逆。甘心顺从不敢闹。

式固尔犹,因为坚持好谋略,

淮夷卒获。淮夷终于被击倒。

翩彼飞鸮,翩翩而飞猫头鹰,

集于泮林。泮水边上栖树林。

食我桑椹,吃了我们的桑椹,

怀我好音。回报我们好声音。

憬彼淮夷,觉悟过来那淮夷,

来献其琛。前来贡献多珍品。

元龟象齿,内有巨龟和象牙,

大赂南金。内有美玉和黄金。

此诗的主题,《毛诗序》曰:“颂僖公能修泮宫也。”朱熹《诗集传》曰:“此饮于泮宫而颂祷之辞也。”方玉润《诗经原始》曰:“受俘泮宫也。”笔者以为此诗写受俘泮宫,颂美僖公能修文德。

古代治兵,有受俘之礼,《左传·隐公五年》:“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又《春秋·襄公十三年》:“公至自伐郑。”《左传》:“以饮至之礼,伐还告庙也。”此诗正是围绕饮至,歌颂鲁侯的。诗中泮宫,历来说者不一,清人戴震《毛郑诗考证》所说近是:

鲁有泮水,作宫其上,故它国绝不闻有泮宫,独鲁有之。泮宫也者,其鲁人于此祀后稷乎?鲁有文王庙,称周庙,而郊祀后稷,因作宫于都南泮水上,尤非诸侯庙制所及。宫即水为名,称泮宫。《采蘩》篇传云:“宫,庙也。”是宫与庙异名同实。《礼器》曰:“鲁人将有事于上帝,必先有事于頖宫。”郑注云:“告后稷也。告之者,将以配天。”然则诗曰:“从公于迈”,曰:“昭假烈祖,靡不有孝”,明在国都之外,祀后稷地,曰“献馘”、“献囚”、“献功”,盖鲁于祀后稷之时,亦就之赏有功也。

不过,笔者认为不是“于祀后稷之时,亦就之赏有功”,而是在泮宫行受俘之礼,兼有祀祖之事。再者,泮宫即是《閟宫》中的閟宫和新庙,此不具论。

诗前三章叙述鲁侯前往泮水的情况,每章以“思乐泮水”起句,作者强调由于鲁侯光临而产生的快乐心情。“采芹”、“采藻”、“采茆”是为祭祀作准备,芹、藻、茆皆用于祭祀,《周礼·天官·醢人》:“朝事之豆,其实……茆菹麇臡……加豆之实,芹菹兔醢……”《诗·采蘋》也有采藻用于“宗室牖下”,皆为明证。第一章没有正面写鲁侯,写的是旗帜飘扬,銮声起伏,随从者众多,为烘托鲁侯出现而制造的一种热闹的气氛和尊严的声势。第二章直接写鲁侯来临的情况,他的乘马非常健壮,他的声音非常嘹亮,他的面容和蔼而带微笑,他不是生气而是在教导自己的臣民,从服乘、态度体现出君主的特别身份。第三章突出“在泮饮酒”,并以歌颂鲁侯的功德,一方面祝福他“永锡难老”,万寿无疆;另一方面则说明这是凯旋饮至,表明鲁侯征服淮夷的功绩。

第四、五两章颂美鲁侯的德性。前一章主要写文治。鲁侯举止庄重,神情肃穆,因此成为臣民仰望的准则。因为是“告庙”,诗人对庙貌而想先人,鲁国的先祖周公旦、鲁公伯禽既有文治又有武功,僖公凯旋饮至,正是对先祖的继承,是效法前人的结果。后一章主要写武功。作泮宫本属文治,却是成就武功的保证,鲁侯虽不必亲上战场,因为修明德性,恢复旧制,所以使将士们在战争中赢得了胜利。他们在泮水献上斩获的敌人左耳,并能精细详明地审讯敌人,献上活捉的俘虏。

第六、七两章写征伐淮夷的鲁国军队。前一章是写出征获胜,武士能发扬推广鲁侯的仁德之心,尽管战争是残酷的,但在鲁人看来,这是对敌人的驯化,是符合仁德的。回到泮水,将士献功,没有人为争功而冲突,写的是武功,但文治自在其中。后一章写军队获胜后情况,武器极精,师徒甚众,虽克敌有功,但士无骄悍,又纪律严明,不为暴虐,“孔淑不逆”,所以败者怀德,淮夷卒获。

最后一章写淮夷——被征服者,以鸮为兴,引出下文。鸮,即猫头鹰,为恶鸟,比喻恶人,但它飞落泮林,食我桑椹,怀我好音。所以淮夷感悟,前来归顺,贡献珍宝。

淮夷生活在当时的淮水一带,不受周王朝所封,对周王朝诸侯造成威胁,所以,各诸侯国曾多次征伐,《左传·僖公十三年》载僖公与齐、宋、陈、卫、郑、许、曹“会于咸,淮夷病杞故”,又十六年与齐、宋、陈、卫、郑、许、邢、曹“会于淮,谋鄫,且东略也”。这几次战役,虽然战功不大,但鲁是个积弱之国,能累次出师,争伯中原,所以鲁人寄望僖公,肆情歌颂。

孙鑛评此诗云:“大体宏赡,然造语却入细,叙事甚精核有致。前三章近《风》,后五章近《雅》。”(陈子展《诗经直解》引)就艺术上说确乎如此;但刘瑾谓此诗“言不无过实,要当为颂祷之溢辞也”(吴闿生《诗义会通》引),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夸饰》篇特将末章首四句“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椹,怀我好音”作为修辞夸饰的例证之一,说明本篇的夸耀很有些过当,读者当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


诗经·泮水 翻译|注释|鉴赏 - 可可诗词网

诗经·泮水

 
 思乐泮水,① 这可游乐的泮水!
 薄采其芹。 正好采它里面的水芹。
 鲁侯戾止,② 鲁侯到了,
 言观其旂。③ 看到他的交龙的旗影。
 其旂茷茷,④ 他的旗子飞扬沛沛,
 鸾声哕哕。⑤ 车马铃声响的哕哕。
 无小无大, 不论谁卑也不论谁尊,
 从公于迈。⑥ 都随着鲁公向前行迈。
 
 思乐泮水, 这可游乐的泮水!
 薄采其藻。 正好采它里面的水藻。
 鲁侯戾止, 鲁侯到了,
 其马𫐆𫐆。 ⑦ 他的马匹威武矫矫。
 其马𫐆𫐆! 他的马匹威武矫矫?
 其音昭昭:⑧ 他的声音明快昭昭:
 载色载笑,⑨ 就是和颜悦色、就是带笑,
 匪怒伊教。 不是发威生气、而是教导。
 
 思乐泮水! 这可游乐的泮水!
 薄采其茆。⑩ 正好采那叫蓴菜的茆。
 鲁侯戾止, 鲁侯到了,
 在泮饮酒。 就在泮宫里面饮酒。
 既饮旨酒, 已经都饮了美酒,
 永锡难老! 同祝永赐长生不老!
 顺彼长道,(11) 顺着那里的远道,
 屈此群丑!(12) 去收服这些群丑!
 
 穆穆鲁侯!(13) 穆穆和美的鲁侯!
 敬明其德。(14) 小心勉修他的品德。
 敬慎威仪, 小心谨慎他的威仪,
 维民之则。(15) 啊、要做人民的准则。
 允文允武!(16) 真的是文、真的是武!
 昭假列祖。(17) 明请到了有功的先祖。
 靡有不孝,(18) 他没有不效法先祖的,
 自求伊祜。(19) 自己就求到这个幸福。
 
 明明鲁侯!(20) 勉勉进取的鲁侯!
 克明其德。(21) 能够勉修他的文德
 既作泮宫,(22) 已经作好泮宫,
 淮夷攸服。(23) 淮夷于是归服。
 矫矫虎臣,(24) 矫矫勇猛的武臣!
 在泮献馘。(25) 在泮官献上所割敌俘的左耳括。
 淑问如皋陶,(26) 善于审问的好象古大法官皋陶。
 在泮献囚。 就在泮宫献去判决活捉的敌囚。
 济济多士,(27) 济济有礼的许多武士!
 克广德心。(28) 能够扩大他们的德心。
 桓桓于征,(29) 他们威威猛猛的出征,
 狄彼东南,(30) 远除那些东南的敌人。
 烝烝皇皇,(31) 前进前进,快往快往。
 不吴不扬。(32) 不太喧闹,不太杀伤。
 不告于讻,(33) 不太穷究那些凶恶的敌人,
 在泮献功。 就在泮宫献上出征的武功。
 
 角弓其觩,(34) 角弓的曲劲而弦张,
 束矢其搜。(35) 箭捆子的多而成串。
 戎车孔博,(36) 兵车是很广大的,
 徒御无斁。(37) 步兵车兵都不疲倦。
 既克淮夷, 已经战胜了淮夷,
 孔淑不逆。(38) 就很善良的不再叛逆。
 式固尔,(39) 因为坚持了您的战略,
 淮夷卒获。 淮夷就终于得以收服。
 
 翩彼飞鸮, 翩翩而飞的那猫头鹰,
 集于泮林。 落在泮宫旁的树林。
 食我桑黮,(40) 吃了我们的桑葚,
 怀我好音。(41) 送给我们好听的声音。
 憬彼淮夷,(42) 觉悟了的那淮夷,
 来献其琛:(43) 来献他们的山海奇珍
 元龟象齿,(44) 有大龟也有象牙,
 大赂南金。(45) 大贡献南方特产的金。

 

(陈子展译)


 
 【注】 ①沣(pan) 水:水名。思,发语词。②鲁侯: 指鲁僖公。戾止: 到达。③言: 语助词。旂: 画有龙纹的旗。④筏筏(pei) : 飘扬貌。⑤哕哕 (hui) : 有节奏的铃声。⑥于:往。迈: 行。⑦蹻蹻(qiao) : 马强壮的样子。⑧昭昭:声音响亮。⑨载: 又。色: 谓和颜悦色。⑩茆(mao) : 蓴菜。(11)长道: 遥远的道路。(12)屈: 征服。丑:古时称敌人为丑。此指淮夷,(13)穆穆: 端庄恭敬。(14)敬: 努力。此言鲁侯努力修明其德行。(15)则: 法则,榜样。(16)允: 能也。(17): 昭:明。假(ge): 格,至。烈祖: 列祖。(18)孝: 通 “效”,效法。(19)伊: 此。祜 (hu) : 福。(20)明明: 勤勉的样子。(21)克: 能。(22)作: 筑。泮宫: 建于泮水旁的宫殿。(23)攸: 乃。(24)矫矫:勇武貌。虎臣: 谓将帅勇猛似虎。(25)馘(guo) : 古代战争中割下敌尸的左耳以计功,叫馘。(26)淑问: 善于审问。皋陶 (gaoyao) : 舜时著名的掌刑狱的官。(27)济济: 众多貌。(28)广: 扩大。德心: 善意。(29)桓桓: 威武貌。(30)狄: 治理。东南: 指淮夷。(31)烝烝皇皇: 美盛众多貌。(32)吴: 喧哗。扬: 高声。(33)告: 严惩。訩:指凶恶的敌人。(34)角弓: 指镶有牛角的弓。觩(qiu) : 弓弯曲的样子。(36)束矢: 一捆箭。搜: 搜搜,同“嗖嗖”,射箭时发出的声音。(36)戎车: 兵车。孔博: 很大,很多。(37)徒: 步兵。御: 驾车的人。无斁(du) : 不厌倦。(38)淑:善,好。逆: 不顺。(39)式: 乃。固:坚定。猶,通“猷”,计谋。(40) 黮(shen) : 亦作葚,桑树的果实。(41)怀: 给予,赠予。好音: 动听的歌声。(42)憬: 觉悟。(43)琛(chen) : 珍宝。(44)元龟: 大龟。(45)大赂: 同 “大璐”,璐,玉也。南金: 南方出产的金子。
 
 《鲁颂·泮水》也是一首颂美僖公的诗。诗中记叙僖公派兵征伐淮夷,取得胜利,朝臣在泮宫献捷报功,淮夷也更使者来朝,进贡珍宝的史事。其重心是反复歌颂僖公的智慧才略和道德威望。历史上,鲁国在僖公时代虽征伐过淮夷,然而并无多大的辉煌成就,“而此诗偏颂鲁僖平淮之功,言过其实者,当为颂祷之溢词。至言既作泮宫,则或纪实也。”(《诗经直解》)。
 作为一篇歌功颂德的“颂”诗,《泮水》在艺术表现上是比较有特色的。诗以 “赋”为基本写法,构成全诗的骨骼。简而言之,诗从鲁僖公率随从来到泮宫,阵容威武雄壮,他面带微笑,和颜悦色,举行颂祷之事写起,渐次叙述他明德孝祖,以德服人,在泮宫接受献俘。接着,再转笔叙写他的部下贤才济济,能征善战; 装备精良,器械充足。所以,他最终能制服淮夷,赢得成功,并使淮夷来献方物。由此看来,本诗的叙述,显然采用了倒插的方法,因而读来觉得紧凑有力,简洁明快。
 同时,本诗很注意参用 “比兴”手法,以加强诗的抒情性和感染力。如诗的前三章,分别以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思乐泮水,薄采其藻”,“思乐泮水,薄采其茆”开头,用的即是 “比兴”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赋咏之事。更为显著的是诗的末章,前四句云: “翩彼飞鸮,集于泮水。食我桑葚,怀我好音。”以猫头鹰食用了桑果,以美妙的歌唱来作报答,而“兴”起后四句,淮夷臣服后,有感于鲁国的恩惠,“来献其琛”,进贡属于南方特产的山海奇珍。“兴”中有 “比”,自然贴切,韵致深长。
 此诗还灵活巧妙地运用了章法重迭复沓的表现形式。如前三章的开头二句,既是 “赋其事以起兴也” (朱熹 《诗集传》) 的比兴句,同时也形成了复沓的形式。而这三章的第三句都是 “鲁侯戾止”,更明显地起到了复沓的作用。还有象第三章的 “在泮饮酒”,与第五、六章的末句 “在泮献囚”,“在泮献功”,虽然中间隔了一章,并且彼此在诗行里的位置也参差错综,但同样具有复沓的艺术效果。
 本诗的某些章节,还兼有排比和复沓的意味。如第四、五、六章,顺次叙写僖公勉修品德,效法先祖; 以德服人,受降泮宫; 贤才众多,为其效劳等内容。但诗人一改平实呆滞的铺叙,而分别以 “穆穆鲁侯,敬明其德”,“明明鲁侯,克明其德”,“济济多士,克广德心”开头,虽然不够显豁,但仔细体会,还是可以算作复沓的形式。同时,它们又是以这种差不多相同的句式领起,平列地叙写三个内容,当然也可以看作是排比的方式。最后,还应指出的是,这首诗运用复词较多,如“茷茷”、“哕哕”、“蹻蹻”、“昭昭”、“穆穆”、“明明” 、“济济”、“矫矫”、“桓桓”、“烝烝皇皇”等。使用这些词语作为修饰,对于描写对象的形容刻画,显得格外鲜明,有着突出和强调的作用。
 总而言之,《泮水》以“赋”为基本写法,灵活地参用“比兴”、复沓、排比等多种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使诗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在讲究格力宏壮、气魄沉毅的“颂”体中,别有婉曲流转、生动活泼的韵致。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7:5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