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诗序辨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诗序辨说

诗序辨说

诗经学专著。一卷。南宋朱熹撰。朱熹怀疑和考辨《诗序》,主要受郑樵《诗辨妄》的影响,经与《史记》、《国语》等书核对,益知《诗序》之不足信,因作《诗序辨说》,分析《诗序》致误的各种原因。首先是正变美刺之不当。如《楚茨》以下十篇“似出一手,词气和平,称述详雅,无风刺之意,序以其在变雅中,故皆以为伤今思古之作”,应属失误。又如《将仲子》、《叔于田》、《大叔于田》皆非刺庄公,《崧高》、《烝民》、《韩奕》、《江汉》皆非美宣王,如此者数十例。凡有所辨说,所下考语都比较精当。其次为附会历史致误。如《将仲子》诗,《诗序》附会郑庄公、共叔段之事,朱熹辨之曰:“事见《春秋传》。然莆田郑氏谓此实淫奔之诗,无与于庄公、叔段之事,序盖失之……今从其说。”再次为据谥而定美刺以致误。例如《蟋蟀》一诗,被《诗序》强指为“刺晋僖公”,朱熹则指出《诗序》所言与诗意正相反。朱熹还指出《宛丘》、《东门之枌》,《诗序》指为“刺幽公”亦以“谥恶”之故。复次为指实其人以致误。《诗序》释诗,指为刺某君、美某公的特别多,皆不顾诗义,指实其人。朱熹往往辨之。最后为凿空妄语以致误。作序者凿空妄语,是《诗序》致误的最大、最常见的原因,后人据此再加推衍,言人人殊,以致离题万里者比比皆是。朱熹皆一一考辨而深斥之。《诗序辨说》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诸如将男女情爱之诗,一概斥为淫诗;对于二南,不能摆脱“诗教”,只把其中所谓“美后妃”的诗改成“美文王”而已,即使对某些细节,有所辨正,终不能得诗之本义。尽管如此,综览全书,揭露《诗序》之非,每多胜义,其成就远胜欧阳修、郑樵、王质。自北宋以来,能以考辨《诗序》为专书,高举反序大旗冲锋陷阵者,惟此一家。《诗序辨说》有《津逮秘书》本、《学津讨原》本、《唐宋丛书》本、《朱子遗书重刻合编》本、《五经补纲》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百部丛书集成》本。此外,《西京清麓丛书正编》、《刘氏传经堂丛书》均附于《诗集传》之后,亦皆一卷本。

☚ 诗集传   非诗辨妄 ☛

诗序辨说

一卷。宋朱熹 (详见《周易本义》条)撰。关于《毛诗序》的研究是《诗经》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围绕着它而进行的激烈论争贯穿于全部《诗经》研究史。朱熹是南宋时代疑序派的主要代表,他鉴于时人对《小序》的盲目信从,无敢拟议,“至于有所不通,则必为之委曲迁就,穿凿而附会之”(《诗序辨说自序》),为了纠正《诗序》之错误,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之后,撰成此书。朱熹的贡献在于,一,认为《诗序》为汉儒所作,整篇《诗序》没有正确反映甚至极端违反《诗经》真意,从而破除了对《小序》的迷信;二,对大小序作了明确的界定,形成一家之言 (书中认为:从 “关雎,后妃之德也”至 “教以化之”,“然则 《关雎》,《麟趾》之化”至 “是 《关雎》之义也”以及以下各篇之序为 《小序》。从 “诗者,志之所之也”至“诗之至也”为大序);三,对《小序》逐条清理与辨说,结合诗篇的实际,分其良莠,这种具体而深入的工作,前人还没有作过;四,书中体现了求实和分析的原则,在分析其错误时,还分析其造成错误的原因,如在评论《召南·摽有梅》时,指出“其所以然者,特以耻其有所不知而唯恐人之不见信而已”。该书对明人郝敬《毛诗序说》,清人吕调阳《诗序议》等有直接影响。不足之处在于囿于温柔敦厚之诗教和维护所谓 “君臣上下之义”,对一些篇章的诗旨的阐释也很牵强,甚至自相矛盾,如该书认为《周颂·丰年》的小序是错误的,而在 《诗集传》中却用“小序”之说。现存版本,有《津逮秘书》本、《学津讨源》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5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