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许胤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许胤宗约540~630隋唐间名医。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人。以专长治疗骨蒸病(结核病) 而著名。他诊治疾病重视切脉识病,批判那种“不能别脉,莫识病源,以情臆度,多安药味”的医生。据载陈国柳太后病风不语,口噤不能下药,名医皆不能治。他用熏蒸疗法,以黄芪防风汤数十剂,置于床下,使药气如烟雾,令入腠理,达到治疗的效果。这种疗法在后世得以不断发展。 许胤宗 许胤宗约540—630南朝陈至隋唐间医家。常州义兴 (今江苏宜兴) 人。初为陈之医官,陈亡入隋,历任宫廷尚药奉御。诊病重灵活辩证,强调精制脉象,探源识病。用药简练,常用一味,而获奇效。谓 “医者意也,在人思虑。又脉候幽徽,苦其难别……脉既精别、然后识病。夫病之于药有正相当者,唯须单用一味,直攻彼病,药力既纯,病即立愈”。他反对不识病源,以情臆度,动辄大型复方。把它 “譬之于猎,未知兔所,多发人马,空地遮围,或冀一人偶然逢也,如此疗疾,不亦疏乎”? 在临证中,许氏多有创造。他创用蒸气疗法,治愈中风不语。时陈国柳太后中风失声,口禁不能服药,诸名医施治皆不能愈。胤宗诊之,曰: “口不可下药,宜以汤气熏之,令药入腠理,周理即差。”他用熏蒸疗法,以 “黄芪防风汤” 数十剂,置于床下,使药气如烟雾,令入腠理,其夜柳太后便得语。他又以擅治骨蒸病 (结核病) 而著名。唐武德年间 (618—626),关中 (今陕西中部) 多骨蒸病,得之必死,递相连染。诸医束手,胤宗治之多获痊愈。有人劝他将神奇的医术,写成著作以教来学,他说: “脉之深趣既不可言,虚设经方岂加于旧?吾思之久矣,故不能著述耳。” 反映了许氏医学思想和诊治疾病的独特见解。亨年九十岁。 ☚ 来和 卢太翼 ☛ 许胤宗约536-626xǔ yìn zōng《本草纲目》石部第11卷绿矾(2)。人名。隋唐间著名医家。一作引宗。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人。曾任尚药奉御,后授散骑侍郎,擅治骨蒸,认为“医者意也,在人思虑,又脉候幽微,苦其难别,意之所解,口莫能宣”,故未著书。 许胤宗 许胤宗许胤宗(约503~625年),隋唐间医学家。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人。曾历任主管统治者医药卫生保健的官职尚药奉御。公元六世纪末,创用蒸气疗法,治愈南北朝时期陈国柳太后病风不言、口噤不能服药的疾患。他指出:“口不可下药,宜以汤气薰之。令药入腠理,周理即差。”故造黄耆防风汤数十斛,置于床下,气如烟雾,其夜便得语。公元七世纪初,“关中 (今陕西中部)多骨蒸病(结核病),得之必死,能相连染,诸医无能疗者”然经许氏诊治者,多获痊愈。他强调切脉诊断,探原识病,治疗用药“唯需单用一味,直攻彼病,药力既纯,病即立愈”。以上两例,确切地反映了许氏诊治疾病的特点和用药的独到见解。 ☚ 董古托觉 巢元方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