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阳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阳痿 阳痿属于男子性功能障碍的范畴,男子性功能是由一系列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组成,若精神因素导致大脑皮层对性兴奋的抑制作用加强,则可引发阳痿。此外,长期过度手淫或恣情纵欲,可使神经系统处于过度兴奋状态,因兴奋过度而衰竭,脊髓勃起中枢兴奋性降低,导致功能性阳痿。功能性阳痿又称为非器质性阳痿,均是由心理因素所引起。本节讨论的阳痿即属此类。中医有此病名。 1 诊断标准 1.1.病名诊断 1.1.1 临床表现:在男方表现是在任何情况下阴茎不能勃起(性兴奋时、睡眠中或膀胱充盈时),或勃起时间不能维持到插入阴道时;在女方则表现为阴道润滑性液体分泌不足。 1.1.2 发病特点:不同的原因有不同的发病特点。由功能障碍引起的一般称为非器质性阳痿,通常由精神因素引发,常见的心理因素有:性知识缺乏,不和睦的家庭关系,不适当的性信息,孤独等;突发因素包括不忠实、不实际的期望,女方的性障碍,年龄变化,抑郁或忧郁,害怕妊娠,染上性病,内疚感等;持续因素包括对失败的预感,犯罪感,配偶之间彼此缺乏吸引,配偶之间交流贫乏,害怕亲昵,性神秘,有限的抚爱,精神错乱,性欲倒错,早泄,持续疲劳等。由器质性病变引起的阳痿发病特点不同,绝大多数病人都是由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引起。 1.1.3 诱发因素:强烈的精神刺激,过度疲劳,以及结核病、糖尿病等都可导致对勃起的抑制。 1.1.4 检查项目:实验室检查主要是夜间勃起测定,这是鉴别精神性阳痿及器质性阳痿的重要方法之一。夜间勃起是潜意识的阴茎活动的客观指标,也是清醒状态下勃起能力的可靠生物学标志,监测睡眠中的勃起可排除心理因素的干扰。青春期男孩每晚平均勃起6次以上,每次20~30min,总时间达2.5h以上;年轻人每72~100min可发生1次,平均每晚4次;65岁的健康男子,每晚仍有1.5h的勃起时间。若无夜间勃起或勃起程度在同年龄组正常值以下,即可能有器质性病变;若夜间勃起正常,则以精神性阳痿的可能性大。目前有下列几种夜间勃起测定方法:邮票试验;阴茎勃起强度测定带;体积描记器等。 参考检查项目:激素测定、阴茎血压测定、盆腔血管同位素扫描、盆腔窃血试验、血管活性药物试验、盆腔和阴部内动脉造影等方法。 1.2 分类诊断 1.2.1 分型 原发性阳痿:成年人从未有过勃起者。 继发性阳痿:有选择性的阳痿,多由心情焦虑引起。无选择性的阳痿,多由药物、酒精等引起。 1.2.2 分期(暂缺待补) 1.2.3 分级(暂缺待补) 1.2.4 分度 轻度:性生活基本正常,3个月性交机会有10%~25%的成功率。或有诱发因素时不能勃起者。 中度:性生活不如意,不能勃起或勃而不坚,3个月性交成功率小于10%者。 重度:完全不能勃起,没有性生活。 1.3 证类诊断 1.3.1 命门火衰证(ZZSA50) 主症:阳痿不举,腰膝冷痛,四肢不温。 兼症:面色 舌脉:舌淡,苔白,脉沉细。 1.3.2 心脾两虚证(ZZXP60) 主症:阳痿,心悸自汗,胆怯多疑,食欲不振。 兼症:失眠多梦,面色无华,大便不调。 舌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1.3.3 湿热下注证(ZBMRD0) 主症:阴茎萎软,勃而不坚,阴囊皮肤湿润味臊。 兼症:下肢酸重,小便淋漓涩痛,口苦口黏。 舌脉:舌红,苔黄腻,脉沉滑数。 1.3.4 惊恐伤肾证(ZBVS10) 主症:阳痿,胆怯多疑,惊悸失眠。 兼症:精神苦闷,腰膝酸软。 舌脉:舌淡,苔薄,脉弦细。 1.3.5 肝气郁结证(ZZGV10) 主症:阳痿,两胁胀闷,急躁易怒。 兼症:精神郁闷,喜太息。 舌脉:舌红,苔薄,脉弦。 2 疗效标准 2.1 阴茎血压指数与肱动脉压之比的评定 显效:阴茎血压指数与肱动脉压之比>0.75,病人能完成性过程。 有效:阴茎血压指数与肱动脉压之比>0.6,但有时坚持时间过短。 无效:阴茎血压指数与肱动脉压之比>0.1,阴茎勃起不如意,不能完成性生活。 加重:阴茎勃而不坚到萎软无用。 2.2 精神症状评定 显效:精力旺盛,可以完成日常劳动。 有效:有时精神状态良好,但不耐劳累。 无效:精神萎靡不振。 加重:终日无精打采,昏昏欲睡。 2.3 证候计分评定 2.3.1 计量评分 4分:阳痿不举、腰膝冷痛、四肢不温、命门火衰、舌脉异常等证候明显,持续出现,影响生活者。 3分:阳痿不举、惊悸失眠或小便淋漓、舌脉异常等证候明显,经常出现。 2分:阳痿不举或勃而不坚、精神郁闷、舌脉异常等证候时轻时重,间断出现。 1分:阳痿不举、头晕耳鸣、舌脉异常等证候偶尔出现。 0分:无证候或证候消失者。 2.3.2 疗效评定 显效:治疗后3个月以上,阴茎勃起≥90°,性交时成功率达到50%~75%者。 有效:治疗后勃起改善,性交时有25%的成功率者。 无效:治疗前后证候无变化。 加重:治疗后证候加重。 3 分证论治 3.1 命门火衰证 治法:补肾壮阳。 主方:五子衍宗丸加减(《证治准绳》)。 药物:菟丝子12g 覆盆子12g 枸杞子12g 五味子10g 车前子12g 淫羊藿12g 肉苁蓉12g 锁阳12g 3.2 心脾两虚证 治法:补益心脾。 主方:归脾汤加减(《济生方》)。 药物:人参15g 黄芪12g 白术12g 当归12g 陈皮12g 茯苓12g 远志12g 木香12g 龙眼肉12g 炙甘草12g 巴戟天12g 3.3 湿热下注证 治法:清热化湿。 主方: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合龙胆泻肝丸化裁(《脾胃论》)。 药物:生地黄15g 知母12g 黄柏12g 山药12g 山萸肉12g 泽泻12g 丹皮12g 茯苓12g 车前子10g 薄荷6g 黄芩12g 柴胡6g 山栀子12g 3.4 惊恐伤肾证 治法:补肾生精,安神定志。 主方:金刚丸(《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合宁神定志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药物:杜仲12g 菟丝子12g 肉苁蓉12g 猪腰子50g 党参12g 茯苓12g 远志12g 石菖蒲12g 朱砂3g 3.5 肝气郁结证 治法:疏肝解郁,补肾泻火。 主方:丹栀逍遥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五子衍宗丸(《丹溪心法》)。 药物:柴胡12g 当归12g 白芍12g 茯苓12g 白术12g 丹皮12g 栀子12g甘草6g 枸杞子12g 菟丝子12g 覆盆子12g 五味子6g 车前子(包煎)12g 4 成药应用 4.1 命门火衰证 4.1.1 五子衍宗丸:补肾壮阳。1次1丸,每日2次,疗程4周。 4.1.2 国风牌养心氏片:益肾固本。1次3片,每日3次,疗程4周。 4.2 心脾两虚证 4.2.1 福人牌补心气口服液:补益心脾。1次2支,每日2次,疗程4周。 4.2.2 强健牌绞股蓝总甙片:养心健脾。1次3片,每日3次,疗程4周。 4.3 湿热下注证 4.3.1 知柏地黄丸:清热利湿。1次6g,每日2次,疗程4周。 4.3.2 蒲公英牌安脑丸:清热豁痰。1次2丸,每日2次,疗程4周。 4.4 惊恐伤肾证 4.4.1 福人牌滋心阴口服液:滋阴凉血。1次2支,每日2次,疗程4周。 4.4.2 步长牌稳心颗粒剂:养阴定悸。1次1袋,每日3次,疗程4周。 4.5 肝气郁结证 4.5.1 丹栀逍遥丸:疏肝解郁。1次6g,每日2次,疗程4周。 4.5.2 甘露牌六味能消胶囊:宽中理气。1次2粒,每日3次,疗程4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