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让·雷诺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让·雷诺阿 让·雷诺阿1894—1979Renoir,Jean法国著名电影导演,诗意现实主义流派奠基人之一。著名印象派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之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陆军候补军官,负伤后退伍。20年代开始电影生涯。曾根据左拉、福楼拜和安徒生的原作,改编拍摄了《娜娜》(1926)、《包法利夫人》(1934)、《卖火柴的小女孩》(1928)。影片深受法国自然主义影响,具有先锋派风格。无声片《娜娜》被称为20年代末法国最优秀的影片之一。30年代有声电影时期,他拍摄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思想性与高度美学价值的作品,为他赢得了法国第一流导演的荣誉。与费代尔等人一起促成法国电影的复兴及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创作高潮。其作品一反早期有声片的矫揉造作,以一种罕见的想象力与鲜明的批判现实主义手法,准确地描绘了巴黎下层社会中小市民的生活情景,描绘出看门人、洗衣妇或印刷工人的巴黎。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娼妇》(1931)、《托尼》(1935)、《朗基先生的犯罪》(1936)等。30年代后期是其创作顶峰,导演的一系列影片《生活属于我们》(1936)、《大幻灭》 (1937)、 《马赛曲》 (1937)、 《衣冠禽兽》(1938)、《游戏的规则》(1939)等均已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名作。尤其是表现了重大社会学主题的《大幻灭》和《游戏的规则》,是法国30年代诗意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影片的艺术处理坚持现实主义手法,运用具有场面调度性质的深焦距长镜头表现连贯的场面与完整的空间,使环境与人物在画面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并有意识地运用画外音表现画外空间。他喜欢即兴创作,鼓励演员即兴表演,也常在自己导演的影片中担任角色。其写实手法对法国新浪潮电影产生深刻影响,并被《电影手册》派命名为作者电影的先驱。1940年后到美国好莱坞拍片。1951年到印度拍摄第一部彩色片《河》。后期重要作品有《吾土吾民》(1943)、《草地上的午餐》(1959)等。 一生共导演影片四十余部。 ☚ 诗意现实主义 白色电话片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