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获得的认知学说yanyu huode de renzhi xueshuo
以J.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发展理论强调了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对言语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该学派关于儿童言语发展的主要观点有:
❶语言是儿童的一种符号功能。符号功能是指儿童应用一种象征或符号来代表某种事物的能力。他认为,在儿童出生的第二年内,符号功能开始出现,主要形式有延迟模仿、象征性游戏、初期的绘画、心理表象及初期的语言。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功能,它的出现在广度和速度上都增强了思维能力。这是因为语言行为比感知—运动行为更为迅速,不受时空限制,感知一运动智慧是以连续的动作一步步进行的,而思维特别是通过语言能同时表达一个有组织的结构的所有因素。
❷语言发展决定于认知结构的发展。他认为语言源于智力,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语言随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并通过以下两方面的研究来说明此问题。一方面,比较正常儿童与聋哑儿童、正常儿童与盲童的认知与言语发展。聋哑儿童虽不具有言语能力,但具有完整的感知一运动图式,对其逻辑发展的研究结果表明,他们的运演系统比正常儿童晚一二年,但经过同样的发展阶段。盲童虽具有言语能力,但感知一运动图式不完整,研究表明,盲童的认知发展要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4年或更长时间。可见,感知一运动方面的缺陷给认知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要大于言语缺陷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说明言语不能决定认知结构的发展。另一方面,系统地比较在不同认知发展水平上正常儿童言语的发展。H.辛克莱研究发现,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具有系统性的差别。他让分别处于前运算水平和运算水平的儿童对成对呈现的长短大小不一的物体进行描述,结果发现前运算水平的儿童在描述物体时只考虑一个特征,而运算水平的儿童在描述物体时,同时能考虑几个特点。随后对前运算水平的儿童进行言语训练,教他们用类似运算水平的儿童使用的语言来描述各对物体的关系。结果发现,言语训练在促进运算水平发展上效果不显著。因此,皮亚杰认为“语言并非构成逻辑的根源,恰恰相反,语言乃是由逻辑所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