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貞木名。常綠灌木或喬木。以其凌冬青翠不凋,或以爲即冬青,實非一物。司馬相如《上林賦》:“欃檀木蘭,豫章女貞。”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常緑木本 > 女貞 女貞 nǚzhēn 亦作“女楨”,亦稱“楨木”、“貞女”、“冬青”、“蠟樹”。隆冬青翠,有貞守之操,故稱。木犀科,常綠灌木或喬木。葉對生,革質,卵狀披針形。初夏開小花,白色,頂生,排成圓錐狀。核果橢圓形,熟時藍黑色。爲習見庭園長緑樹,耐修剪。樹可放養白蠟虫,以取白蠟。宜作嫁接桂花,丁香之砧木,果實炒之,可代咖啡,入藥稱女貞子。分佈於我國華東及長江流域。《山海經·東山經》:“又東二百里曰太山,上多金玉、楨木。”郭璞注:“女楨也,葉冬不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欃檀、木蘭、豫章、女貞。”司馬貞索隱:“《荆州記》云:‘宜都有喬木叢生,名爲女貞,葉冬不落。’”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三·女貞》:“〔釋名〕貞女、冬青、蠟樹。時珍曰:《琴操》載,魯有處女見女貞木而作歌者,即此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