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女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女贞nǚzhēn常绿灌木或乔木,叶卵形对生,夏季开白色花。果实长椭圆形,可以做药材。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常緑木本 > 女貞 女貞 nǚzhēn 亦作“女楨”,亦稱“楨木”、“貞女”、“冬青”、“蠟樹”。隆冬青翠,有貞守之操,故稱。木犀科,常綠灌木或喬木。葉對生,革質,卵狀披針形。初夏開小花,白色,頂生,排成圓錐狀。核果橢圓形,熟時藍黑色。爲習見庭園長緑樹,耐修剪。樹可放養白蠟虫,以取白蠟。宜作嫁接桂花,丁香之砧木,果實炒之,可代咖啡,入藥稱女貞子。分佈於我國華東及長江流域。《山海經·東山經》:“又東二百里曰太山,上多金玉、楨木。”郭璞注:“女楨也,葉冬不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欃檀、木蘭、豫章、女貞。”司馬貞索隱:“《荆州記》云:‘宜都有喬木叢生,名爲女貞,葉冬不落。’”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三·女貞》:“〔釋名〕貞女、冬青、蠟樹。時珍曰:《琴操》載,魯有處女見女貞木而作歌者,即此也。” 女贞【同义】总目录 女贞女青贞木蜡树 女贞glossy privetLigustrum lucidum,别名冬青、蜡树。木犀科女贞属常绿小乔木。染色体数2n=46,22。高8~10m,树冠广卵形至卵形。树干灰色,平滑;枝开展,皮孔明显。叶对生,卵形至广卵形,长5~12cm,全缘,被蜡质。圆锥花序顶生,长12~20cm;花小,白色,有香气,花冠裂片4;花期6~7月。核果暗紫黑色,卵状椭圆形,果期9~11月。产中国秦岭、淮河以南,山东、河南、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有栽培。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不耐严寒与干旱、瘠薄,适生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对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及铅蒸气等抗性强。萌发力强,耐修剪,寿命可达百年。繁殖以播种为主,当年苗高可达80cm以上。扦插用硬枝、嫩枝均易成活。2年生苗即可用于栽植绿篱。女贞栽培比较容易,大苗移栽需带土球,并行适当修剪。华北地区冬春干旱多风,栽植应选择背风向阳处。干旱季节易遭介壳虫为害。 女贞分枝茂密,叶色浓绿,夏日满树白花,园林中可作孤立树、园路行道树,更是绿篱、防护林的好树种。果、树皮、枝、叶均可入药。 同属常见栽培的有:蜡子树(L.acutissimum),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达3m,叶椭圆状或卵状矩圆形至披针形,产中国秦岭以南及长江流域。日本女贞(L.japonica),常绿灌木。高达6m,叶面浓绿色,中脉稍呈红色,产日本,中国青岛、杭州、上海、南京、武汉等地均有栽培。水蜡树(L.obtusifolium),半常绿灌木。高达3m,叶椭圆形至矩圆形或矩圆状倒卵形,核果近球形,产中国华东及陕西,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卵叶女贞(L.ovalifolium),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达5m,叶广卵状椭圆形至椭圆形,产日本。其栽培品种‘金边卵叶’女贞(cv.Aureo-marginatum),叶缘具黄边;‘斑叶卵叶’女贞(cv.Variegatum),叶面具不规则白色或浅黄色斑块。小蜡树(L.sinense),常绿或半长常灌木,有时为小乔木,高达7m,椭圆形,花冠裂片长于花冠筒,产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金叶女贞(L.vi-caryi),为杂交种。新叶全部或大部分为金黄色,在阴处变为绿色,1984年中国从德国及美国引进,现已在北京绿地栽植。欧洲女贞(L.vulgare),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达5m,叶矩圆状卵形至披针形,产欧洲及北非,在中国北京可露地越冬,栽培品种‘金斑欧洲’女贞(cv.Aureo-variegatum),叶具黄色斑纹;‘金叶欧洲’女贞(cv.Aureum),新叶金黄色;‘银斑欧洲’女贞(cv.Argenteo-variegatum),叶具白色斑纹,均为国际流行观叶树种。此外,还有长叶女贞(L.compactum)、云南女贞(L.delavayanum)、兴山水蜡树(L.henryi)、小叶女贞(L.quihoui)等。 女贞glossy privetLigustrum lucidum Ait.,木樨科,女贞属。主产中国淮河流域以南各省,河北、山东和山西的南部亦有栽培。常绿乔木或小乔木。栽培的多呈灌木状。树皮平滑。枝条开张。叶革质,对生,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全缘,有光泽。圆锥花序顶生,密生有芳香的白色小花。核果椭圆形,冬季成熟时蓝黑色。2n=46。喜温暖气候,喜光而又稍耐阴,适应性强,耐整形修剪。种子繁殖,但播种前需层积。供观赏。抗污染力强,适于工矿区绿化。果、叶可入药,枝叶可放养白蜡虫。 女贞nǚ zhēn《本草纲目》木部第36卷女贞(24)。药名。 女贞glossy privet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