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观无量寿佛经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疏

佛教经典《观无量寿经》的注释本。亦称《观经疏》、《四帖疏》或《证诚疏》。四卷。唐善导集记。善导(613—681),俗姓朱。安徽泗州(今安徽泗县)人,一说山东临淄(今山东淄博)人。为净土宗的实际创始者。幼年出家,受具足戒后,与妙开律师共阅《观无量寿经》,开始念佛。唐贞观十五年(641)去石壁山(今山西交城境内)玄中寺,拜道绰为师,得《观无量寿经》奥义,决心专修净业。后入长安光明、慈恩等寺,传净土法门,倡导专心念佛。三十余年中用所得施财书写《阿弥陀经》十万卷,彩画净土变相三百壁,修葺营造寺塔多处。著作有五部九卷,除本疏外,尚有《往生礼赞偈》、《净土法事赞》、《般舟赞》、《观念法门》等四部五卷。
《观无量寿佛经疏》广开净土法门,内容分为玄义分、序分义、定善义、散善义等四帖(四部分)。主要阐释他力信仰之要义,是善导佛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其中玄义分系说明《观无量寿经》之宗旨和玄义;序分义主要解释《观无量寿经》的序文;定善义主要解释十六观中的前十三观(从初日观至第十三杂想观);散善义则解释最后三观(从上辈观至下辈观)。
此书主张一切善恶凡夫,皆可依仗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极乐净土。善导把称名念佛作为正业,而把读经、礼拜、赞叹、观察作为助业。强调如能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行住坐卧间不问时间久暂,皆能念念不舍者,死后即可往生净土。此书关于净土要义和他宗说法不同者有:辨《观无量寿经》的宗体不同,显示往生的门路不同;净土的果体不同;指出念佛的因缘不同;说明两类净业。由于此书奠定了净土宗的教理基础,并在行持中倡导称名乃至读诵、赞叹等等方式,非常大众化,从而完成了净土一宗的宗义,使净土宗成为中国和日本佛教宗派中最流行的教派。
《观无量寿佛经疏》传入日本后,注疏甚多。其中主要有良忠《观经四帖疏传道记》十五卷,证空《观经四帖疏他笔钞》十卷,智圆《观经四帖疏私聚钞》十六卷,显意《观经四帖疏楷定记》三十六卷等。
收录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

☚ 华严一乘十玄门   三藏法师传 ☛

观无量寿佛经疏

一卷。隋代释智𫗱撰。智𫗱生平事迹详见 《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观无量寿佛经疏》是由智𫗱讲说,弟子灌顶听记整理成书。此疏以心观为宗,实相为体,心观净即佛土净。生善灭恶为经力用,大乘方等而为教相。主旨在于申解渐顿悟人,化主以兼徒众,托彼弥陀为所观胜境。述依报以见正果。事相与观门相比,谈事相尤为多,用意不言可见,在于务彼初心,咸沾法益也。此经疏义解,适应了当时人们追求净报的心理要求,故流通甚广,讲说甚多。在历史上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常见版本是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