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顿哈姆
西顿哈姆(Sydenham,Th. 1624~1689)十七世纪英国临床医学家,生于英国的温福德·伊格尔(Wynford.Eagle)。1642年赴牛津大学学习,当时正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西顿哈姆入学不久,即与父兄一起参加克伦威尔的国会军,1646年重返牛津的瓦德翰学院,就学于波义耳门下,1649年获学士学位。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西顿哈姆再次参加国会军,1659年曾去法国蒙披利大学学习一年,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西顿哈姆定居伦敦开业,因受皇室与贵族之排挤,1663年始通过医学考试获得开业执照。1676年52岁时才获得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
西顿哈姆的主要功绩是恢复希波克拉底的传统,他号召医生要面向病人,重视临床实践,反对盲从经典,他认为经验与观察是医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医生的主要职责是治疗疾病,而不是缔造理论。西顿哈姆通过临床观察,对于天花、麻疹、猩红热、疟疾、丹毒、痢疾、舞蹈症、癫痫、梅毒、结核、风湿性关节炎、癔病等均有过出色的报道,特别是痛风。他根据自身患病的体会与经历,给予了生动的描述,成为痛风病的经典文献。由于西顿哈姆综合众多病人的症状,概括了各种疾病的病史、典型症状及其病理过程,确立了疾病的本体观念。经西顿哈姆的倡导,各国医家群起仿效,报道对疾病的观察。从此,医学史上逐个地完成各种疾病的历史记载。
西顿哈姆将疾病分为三大类:
❶按疾病的本质分为物质性疾病(液体异常)与动力性疾病(生命力不调和)两类;
❷按疾病的反应分急性与慢性两类;
❸按流行特征分散发性与泛发性两类,散发性系气候(冷、热、干、湿)及季节变化所引起;泛发性系大气中有害因子(瘴气miasma)及流行性素质(epidemie constitution)所引起。
治疗方面,西顿哈姆重申希波克拉底的自然痊愈力学说,认为发热乃人体中和或清除血液中有害物质的自然良能反应。医生之本务在于诱导或援助自然过程,使机体重趋平衡。治疗上主张养生法,提倡体育疗法,对结核病人主张呼吸新鲜空气和户外活动。西顿哈姆常用饮食、休息,吐法、泻法、汗法、络刺(放血)疗法等,排斥当时士人习用的丹方成药(内含数十百种药物),代之以一二味有效药物。常用金鸡纳树皮、鸦片酊,经他推崇,风行于欧洲。对精神病患者,主张用合理的、简易的、人道的处理方法。
西顿哈姆的主要著作有《热病治疗法》(1666),《医学观察》(1626),《书信录》(1680),《演讲录》(1682),《痛风与浮肿论文集》(1683),《整合过程》(1692)及 《宇宙论》(1685)。
西顿哈姆为近代临床医学创始人之一,人们尊他为英国的希波克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