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于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于七清初山东栖霞、宁海一带农民起义首领。名孟熹,栖霞人。顺治五年(1648年),清兵攻占山东,引起李自成余部和山东人民激烈反抗。他遂领导农民在栖霞、宁海(今牟平)起事,以锯齿山为根据地,联合沿海岛屿居民,杀清使、攻州县,处决剃发降清的汉族地主、没收地主财产分给贫苦群众,声势浩大,使清廷“迁海令”无法执行。后一度降清。顺治十八年,复踞踞齿山起义,清军分三路围攻锯齿山,激战两月余,营寨被清军占领,他突围后不知所终。 于七清初山东栖霞、宁海(今牟平)等地农民起义领袖。栖霞人。顺治五年(1648年)率众起义,以锯齿山为根据地。七年,进攻宁海,杀知州刘文淇,后曾降清,任栖霞把总。十八年,派旧部邢小泉占据锯齿山反清,攻克福山。次年,清军3路围攻锯齿山,激战至次年春,他突围而出,不知所终。 于七 于七清初抗清义军首领。名孟熹,栖霞人。顺治五年(1648年),率众根据齿山(一作锯牙山)为基地,联合沿海岛上居民展开抗清斗争。七年(1650年),攻打宁海(今牟平),杀知州刘文淇。后来一度降清,受任栖霞把总,十八年(1661年),他率旧部再于锯齿山起义,遭清军围剿,激战到翌年春,突围出走,不知所终。 ☚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于禁 ☛ 于七清初山东栖霞、宁海等地农民起义领袖。栖霞人。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率众起义,以锯齿山为根据地。七年,进攻宁海(今牟平),杀知州刘文淇。曾降清,任栖霞把总。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派旧部邢小泉据锯齿山反清,攻克福山。次年,清军三路围攻锯齿山,激战至次年春,他突围入海,不知所终。 于七清初胶东抗清起义军领袖。生卒年不详。山东栖霞县人,本名小喜,一名乐吾,又名孟熹。早年曾充捕快。顺治五年(1648),以栖霞县锯齿山为据点,聚众起义。七年(1650),攻陷宁海州(今牟平),杀知州,清廷震动。清廷采用招抚手段,授他为栖霞县把总。他虚与委蛇,利用合法身份,暗中扩展组织。十八年(1661),再次在锯齿山聚众抗清,遭清军围剿,激战至翌年春,突围出走,不知所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