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西域三十六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西域三十六国

西汉时期隶属西域都护府管辖,在今新疆境内之城邦国和行国,到东汉时又增至五十余国。

西域三十六国

指西汉西域都护所辖之国数。名见《后汉书·班超传》。《三国志论》:“西域本三十六国,后分为五十五。稍散至百余国。”历史上西域诸国都在匈奴以西,乌孙之南。三十六国分别为:天山南路二十二国:婼羌、楼兰、且末、小宛、精绝、戎卢、扜弥、渠勒、于阗、莎车、疏勒、尉头、温宿、姑墨、龟兹、乌垒、渠犁、尉犁、危须、焉耆、墨山、狐胡。山后二国:车师(姑师)、劫。葱岭八国:皮山、西夜、子合、蒲犁、依耐、无雷、难兜、乌秅。葱岭西四国:大宛、捐毒、休循、桃槐。

西域三十六国

西汉时对西域内属诸城国和游牧部落的总称。其名初见于《汉书·西域传》,以汉武帝(前141—前87在位)时出兵西域,从匈奴势力下使姑师、楼兰、大宛等三十六国内属而得名。计:(1)天山南路南道十国,诺羌、楼兰(后改名鄯善)、且末、小宛、精绝、戎卢、渠勒(上七国现已沦为戈壁)、扜弥、于真、莎车。(2)天山南路北道十二国, 疏勒、尉头、温宿、姑墨、龟兹、乌垒、渠犁、尉犁、焉耆、危须、山国(墨山)、狐胡。(3)山后二国:姑师(车师)、劫。(4)葱岭八国:皮山、西夜、子合、蒲犁、依耐、无雷、难兜、乌秅。(5)葱岭西四国:大宛、捐毒、休循、桃槐。宣帝神爵二年(前60)置西域都护,统辖三十六国。西汉末分至五十余国。东汉时并为十余国。三国时仅存鄯善、于阗、焉耆、龟兹、疏勒及车师。

西域三十六国

西域三十六国

西汉西域都护所辖地区诸城国和游牧部落的总称。《汉书·西域传》: “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据清徐松《汉书西域传补注》考证,指婼羌、楼兰、且末、小宛、精绝、戎卢、扜弥、渠勒、于阗、皮山、乌秅、西夜、子合、蒲犁、依耐、无雷、难兜、大宛、桃槐、休循、捐毒、莎车、疏勒、尉头、姑墨、温宿、龟兹、尉犁、危须、焉耆、姑师、墨山、劫、狐胡、渠犁、乌垒。其中多数是大小城邦,其余是游牧部落。宣帝神爵二年(前60)设西域都护府进行管辖。至哀帝、平帝时分裂增多,一说五十,一说五十余,一说五十四,一说五十五。具体所指,历来说法大同小异。

☚ 身毒国   蒲类国 ☛

西域三十六国

西汉时西域内属诸国的总称。《后汉书·西域传》:“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其地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玉门以西,葱岭以东。东汉荀悦《汉纪》分之为27小国、9个次大国,所载不甚精确。清代徐松著《汉书西域传补注》后,一般以其中所考为准,即:婼羌、楼兰、且末、小宛、精绝、戎卢、扜弥、渠勒、于阗、皮山、乌𦱌、西夜、子合、蒲犁、依耐、无雷、难兜、大宛、桃槐、休循、捐毒、莎车、疏勒、尉头、姑墨、温宿、龟兹、尉犁、危须、焉耆、姑师、墨山、劫、狐胡、渠犁、乌垒。

西域三十六国

汉时对西域诸国的概称。大多分布在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南北边缘的绿洲上。它们是婼羌、皮山、桃槐、尉犁、楼兰、乌秅、休循、危须、且末、西夜、捐毒、焉耆、小宛、子合、莎车、姑师、精绝、蒲犁、疏勒、墨山、戎卢、依耐、尉头、劫、扜弥、无雷、姑墨、狐胡、渠勒、难兜、温宿、渠犁、于阗、大宛、龟兹、乌垒等。哀平之际,分为五十余国。“大率土著,有城郭田畜”,“各有君长,兵众分弱,无所统一”。这些国家大的有几十万人,小的只有几千人。先被匈奴役属,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后,始与中原相通。宣帝神爵二年(前60),汉置西域都护,统辖西域三十六国。

西域三十六国

西汉时对西域内属诸城国和游牧部落的总称,据清代徐松《汉书西域传补注》考证,指汉武帝时的婼羌、楼兰、且末、小宛、精绝、戎卢、扜弥、渠勒、于阗、皮山、乌秅(秅,cha茶)、西夜、子合、蒲犁、依耐、无雷、难兜、大宛、桃槐、休循、捐毒、莎车、疏勒、尉头、姑墨、温宿、龟兹、尉犁、危须、焉耆、姑师、墨山、劫、狐胡、渠犁、乌垒。宣帝神爵二年(前60)设西域都护进行管辖。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5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