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西亚阿拉伯文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西亚阿拉伯文学

西亚阿拉伯文学

指西亚阿拉伯各国的文学。一般分为6个时期。(1)贾希利叶时期或伊斯兰前时期(475~622): 阿拉伯人尚处于原始公社阶段,口头文学盛行,反映各氏族部落游牧民生活与战争的诗歌被称做“日子”,渐为后人辑录成书。此外有卜辞、谚语、演说辞、故事等散文作品。最重要的文学作品是“悬诗”,包括7首长诗,因在麦加诗歌比赛中以金字写于细布上悬于集市而得名。后经8世纪诗人哈马德·拉维叶(694~772)整理,成为阿拉伯诗歌的典范。(2)伊斯兰教初期和伍麦叶朝时期(622~750): 随着伊斯兰教兴起,阿拉伯民族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文学繁荣而带有浓厚的政治、宗教气息。7世纪中的《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圣典,也是一部散文巨著,广阔地反映了当时人的道德、思想与生活习俗。爱情诗此时也在汉志一带兴起,涌现出一批歌咏男女恋情和表现妇女生活的诗人。(3)阿拔斯朝时期(750~1258): 阿拉伯帝国强盛,文学创作硕果累累,不同思想倾向的阿拉伯人、西班牙人等都以阿拉伯文写作。著名散文叙事作品有从印度移植的寓言童话集《卡里来和笛木乃》、故事集《安塔拉传奇》、安达卢西亚作家伊本·图菲勒 (? ~1185) 的哲理小说《哈伊·本·耶格赞的故事》以及最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后者从8世纪起在中近东一带流传,18世纪译为欧洲文学,对世界文学产生广泛影响。诗歌方面,安达卢西亚人的“彩诗”(阿拉伯语作“穆瓦舍赫”。即彩带,表示既有文采,又有规则),10世纪后广泛流传,它扩大了题材,风格、格律较为自由,易于吟咏歌唱。中世纪阿拉伯文学繁荣的主要原因:一是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二是它广泛吸取亚、非、欧各民族文学精华,与本民族文学相融合。(4)蒙古与土耳其统治时期(1258~1798)是阿拉伯文学史上的“衰落的时代”。(5)近代(18~20世纪初): 西亚各国先后沦为西方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政治上受西方列强及本国封建势力压迫,经济、文化发展停滞,严重窒息了民族文学的进步。19世纪下半叶起,民族解放与文化启蒙运动兴起,加上西方进步文学的影响,促进了新文学的诞生。黎巴嫩诗人易卜拉欣·雅齐吉(1847~1906)、叙利亚作家艾迪卜·伊斯哈格(1856~1885)等人创作了早期反抗殖民统治和追求个性解放的作品。另有一些学者、作家号召宗教和文化的革新。(6)现代(20世纪初迄今):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趋于高涨,20世纪50年代,各国先后独立,反映民族、社会矛盾等现实生活的现实主义文学日趋繁荣,受西方文学思潮影响,现代流派、新的文学形式竞相争妍,文学发展的不平衡状态渐渐打破。以旅居美洲的侨民作家形成的“旅美派”起了先锋作用,他们的思想解放,在形式、语式上力求创新,大胆冲破旧文学的陈规旧律;其后是一批扎根本国的现实主义作家如叙利亚的米奈、伊拉克的阿尤布、黎巴嫩的安杜尼斯,其创作都密切联系本国人民的生活斗争,西亚已出现真正的“阿拉伯文艺复兴”。

☚ 巴比伦文学   乌姆鲁勒·盖斯 ☛
0000672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