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佤族传统伦理思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佤族传统伦理思想

佤族历史上各种伦理思想及其道德观念的总称。佤族,自称因地有“布饶”、“阿佤”、“佤”等,史称“望蛮”、“哈刺”、“哈杜”、“哈瓦”、“卡瓦”等。其先民属先秦时百越的一支。现有351,974人(1990年),主要聚居在云南沧源、西盟县,澜沧、孟连、双江、镇康及耿马、永德等地亦有分布。解放前,有的地区已进入封建地主经济阶段,有的地区具有封建领主经济特征,有的地区仍留有原始公有制残余。佤族传统伦理思想是中国伦理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它在该族传统文化和日常生活习俗中占有重要地位。过去,佤族人没有文字,全靠刻木记事,用实物来传递信息。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多体现在民俗禁规及习惯法中。如饮酒习俗中就蕴含着一定的道德规范。素有“无酒不成礼”的说法,事无论大小,皆以酒为先。认为酒象征兴旺、欢乐。逢年过节、庆贺婚礼、新房落成、五谷下种,庄稼丰收等,皆要酿酒庆饮。尤其喜欢酿制醇甜、润喉的水酒。对信赖的朋友,又久别重逢,他们就会愉快地搬出酒坛,滤出水酒,作为“迎宾之礼”予以款待。饮酒时,一般先由主人自饮一口,以消除客人的疑虑和戒意,然后再请客人饮。敬给客人的酒,一定要尽力喝尽,否则主人会认为你瞧不起他,或认为你心地不够善良。饮酒礼节规范的最大特点是:凡是不知心、不善良的人是不敬酒的。每逢儿子出远门或客人将离去,主人则要以“送亲之礼”给亲人或客人敬酒。敬酒时,主人用葫芦接满水酒喝过一口后,再双手敬于亲人或客人嘴边,一直要让对方喝到葫芦见底才作罢。意思是送亲人或客人平安出门,并希望他们离别后不论走多远,也不要忘记亲人和朋友,永远保持友爱与和睦。饮酒习俗中的礼节规范,是该民族道德情感的表达方式之一。民间习俗中有许多禁忌,亦包含着许多“禁戒性”道德规范。如在砍木鼓后的三天内;在大窝朗盖大房子过程中的三天内;在砍牛尾巴的当天内;在打到豹子作鬼的五天内;在寨内失大火后的六天内;……佤家山寨全体人皆须禁忌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否则认为不利于庄稼生长。此外,家中死了人要禁忌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七天。作鬼的人家在作鬼仪式结束前禁忌生产。作梦不吉也禁忌生产。拉木鼓的当天忌讳外人入寨。修寨门时,须在寨门外放夹木块的竹子以示禁止外人进入,违者须送大量东西(如牛等)。生小孩的人家在三天之内忌讳生人入门,否则认为对婴儿不利。孵小鸡的当天忌讳生人来到,否则认为小鸡将被老鹰抓去。凡属姜、芭蕉叶、红毛叶、密花树叶、野茶叶等,平时皆不能拿进家门,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作鬼时用的。室内主火塘前的主位乃是房主人坐位,禁忌外人乱坐,若陌生男子坐了便认为是污辱了主人妻子。凡去外寨或出门做生意以及下地劳动前,皆以鸟的叫声和鸟所在的方位决定行止:认为鸟在右方叫主吉,左方叫主凶;在前面叫主吉,自人前横飞过去叫主凶,在后面叫为最凶。因此,吉则行、凶则止。认为魔巴为病人作鬼的鸡肉米饭,主人不可食,否则病人不会痊愈。黄牛的心肝,禁忌年轻人吃,否则会生病,家人不吉利。其禁忌习俗之多,举不胜举,但它总是和该族人民的道德规范联系在一起的。佤族人过去还用许多不成文的习惯法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如:每家都须参加公益性劳动;不负责任地乱一说乱讲要赔偿损失;泄露村寨机密者须受到全寨人惩罚;发生战争时全体成年男子皆须无一例外地参战;欠债长期不还者可以抄家,或者拉负债者的小孩为奴:偷东西者被抓住后要赔,惯偷而又屡教不改者要处以死刑;丢东西后无法判断是谁偷的,要通过神判来确定;凡同姓者皆不能成婚,否则将被抄家后逐出村寨;凡已订婚的姑娘,皆不能串。不能与已婚妇女发生性关系,否则将被抄家拉牛,甚至被打死。这些约定俗成的习惯法,显然是和佤族人世代相承的传统伦理思想及道德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除此而外,还特别强调本民族的内部团结,因而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血族复仇观念很浓;崇尚勇敢精神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7: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