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裴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裴度765—839唐大臣。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贞元初进士,调河阴尉,迁监察御史,出为河南功曹。元和元年(806年),以司封员外郎知制诰。历官至刑部侍郎。藩镇王承宗、李师道遣刺客刺杀宰相武元衡,他亦受伤。伤愈,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元和十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兼彰义军节度使、淮西宣慰处置使,率李愬等进军蔡州,擒吴元济,使河北藩镇先后臣服,藩镇割据一度平息。以功进金紫光禄大夫、弘文馆大学士、上柱国、晋国公。后出为河东节度使。穆宗即位,进检校司空、司徒,淮南节度使。入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受李逢吉排斥,出为节度使。宝历二年(826年)再入为相。唐敬宗为宦官刘克明等所杀,他联合宦官王守澄等人杀刘克明等,迎李涵(文宗)为帝。执政期间,先后削平叛乱藩镇。文宗即位后,宦官当朝,他在东都(洛阳)筑绿野堂,与白居易、刘禹锡唱和诗文,不问政事。开成二年(837年)为河东节度使。后病卒。 裴度 裴度765—839字中立,排行十六。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唐德宗贞元五年(789),登进士第。贞元八年,中博学宏词科。贞元十年,复中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授河阳尉。迁监察御史。宪宗元和二年(807),西川节度使武元衡表为掌书记。入朝历起居舍人、司封员外郎知制诰、中书舍人、御史中丞、礼部侍郎等职。元和十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督师讨平淮西吴元济叛乱,封晋国公,世因称裴晋公。元和十四年,出为河东节度使。穆宗长庆二年(822)、敬宗宝历二年(826),又两度拜相。文宗大和八年(834),官中书令,世因称裴令公。晚居洛阳,建绿野堂,与白居易、刘禹锡等诗酒酬唱。度与当时文士诗人交往颇厚,能多行赈济之事,时人传为佳话。《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书仪》二卷、与刘禹锡唱和诗《汝洛集》一卷。《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诗补逸》补诗一首,《全唐诗续拾》补断句二。《旧唐书》卷一七○、《新唐书》卷一七三有传。事又见《唐诗纪事》卷三三等。 ☚ 欧阳詹 窦庠 ☛ 裴度765—839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贞元五年进士,又登宏辞科,初官校书郎。授河阴尉,迁监察御史。元和六年,任司封郎中知制诰,累迁御史中丞。元和十年任宰相,十二年,督师攻破蔡州,平定淮西之乱,以功封晋国公。后为程异所构,出为河东节度使。穆宗时为中书侍郎,平章事。敬宗卒,迎立文宗,为牛僧孺所忌,罢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徙东都留守。时宦官专权,度不复有仕进意。开成中拜中书令。卒谥文忠。原有集二十卷,已散佚,《全唐诗》录存其诗十八首,编为一卷,《全唐文》录存其文二卷。 裴度 唐赵璘云: 晋公贞元中作《铸剑戟为农器赋》,观其器概,已有立殊勋致太平之意。进士李为作《泪》及《轻》、《薄》、《暗》、《小》 四赋,李贺作乐府,多属意花草蜂蝶之间,二子终不远大。文字之作,可以定相命优劣矣。 晋公文字世不传,晚年与刘、白放浪绿野桥,多为唱和,间见人文集,语多质直浑厚,计应似其为人,如“灰心缘忍事,霜鬓为论兵”之句,可谓深婉。 裴度765—839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由监察御史进为御史中丞,转升宰相,力主削除藩镇。晚年因宦官专权,辞官退居洛阳。《全唐诗》编诗一卷。 裴度 裴度765—839唐代政治家、辞赋家。新、旧《唐书》有传。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贞元(785—804)初,擢进士第,以宏词补校书郎。举贤良方正异等,调河阴尉。迁监察御史,论权嬖梗切,出为河南功曹参军。武元衡帅西川,表为节度掌书记。召为起居舍人。元和六年(811),以司封员外郎知制诰,继拜中书舍人,御史中丞。王师征讨蔡州,以度行视诸军,还奏攻取策,与帝合,进兼刑部侍郎。王承宗、李师道谋缓蔡兵,乃伏盗杀宰相武元衡,又击度,刃三进,度坠沟,贼意已死,因亡去。疾愈,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于时讨蔡数不利,群臣争请罢兵,唯度请身督战。即拜门下侍郎平章事,督诸军进兵,擒摄蔡州刺史吴元济。以功封晋国公,入知政事。度功高持正,不为朝臣所喜,数起数罢。文宗时徙东都留守,建绿野堂别墅,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名士相宴乐其间,以示无用世之意。今存律赋12篇,载《文苑英华》和《全唐文》卷537。其中《铸剑戟为农器赋》写得冠冕正大,反映了他作为政治家的雄伟抱负,为律赋中之上乘之品。 ☚ 蔡襄 樊阳源 ☛ 裴度765—839唐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字中立。贞元进士。初任河阴县尉、监察御史、起居舍人等职。元和十年(815年),进位宰相。他力主削除藩镇,视藩镇为腹心大患。十二年,时朝廷用兵淮西已历四年,宰相李逢吉、王涯等以劳师弊赋,请罢淮西兵。惟其自请赴淮西督战。宪宗任其为彰义军节度使、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至镇,慰劳诸军,宣谕朝廷旨意,振奋军心。初,诸道兵悉由中官统监,自处进退,号令不一。因奏罢之,使将得专制,统一号令。由是军将士气倍增,争相破敌立功。未几,李愬雪夜袭破蔡州(今河南汝南),生擒吴元济以献。淮西平。河北诸镇恐惧,多请奉归朝命。后因病去职。病死于洛阳。 裴度 裴度765—839唐朝大臣。字中立,河东闻喜 (山西今县) 人。贞元五年 (789),举进士,应制举,对策高等,授河阴县尉,迁监察御史。贞元九年,改御史中丞。时藩镇作乱,屡次出师失利。朝臣屡请罢兵,裴度力主讨伐,吴元济派客杀死宰相武元衡,又刺伤裴度。伤愈,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元和十二年 (817),督师攻破蔡州,擒吴元济。河北藩镇大惧,皆听命于朝。以功进金紫光禄大夫、弘文馆大学士、上柱国、晋国公。后为程异、皇甫镈构陷,以宰相本官出为河东节度使。穆宗即位,拜为检校司空。朱克融、王廷作乱河朔,官军十万、无尺寸功。起用裴度,数斩其大将。当时元稹执政,忌惮裴度复相,从中制造障碍,使其不能立功。裴度恐军乱,上书疏元稹过恶。穆宗不得已罢元稹近职。再次起用裴度为相。为李逢吉离间,出为山南西道节度。宝历中,复人为相。敬宗死,定策杀刘克明,迎立文宗即位。牛僧儒、李宗闵忌其功高,千方百计迫害其名誉,出其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太和人年 (834),徒东都留守,不久,加中书令。此时宦官专权,裴度辞官家居洛阳,与白居易、刘禹锡等人,把酒赋诗,昼夜相欢,不复问人间事。开成四年 (839) 卒。赠太傅,谥文忠,配熟宪宗庙庭,葬于管城。 ☚ 郭子仪 李宗闵 ☛ 裴度765—839唐大臣。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宪宗时为相,力主削除藩镇。元和十二年(817年)官淮西宣慰处置使,奏请取消监军宦官,督师平定淮西之乱,威慑藩镇。后因不满宦官专权,辞官闲居洛阳。 裴度765~839唐代官吏。字中立,闻喜(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由监察御史升为御史中丞。时藩镇作乱,屡次出师失利,群臣争请罢兵,他力主讨伐,曾被吴元济派人刺伤,旋升门下侍郎、宰相,督诸军力战。元和十二年(817年)。宰相李逢吉、王涯等以劳师弊赋,请罢淮西兵。惟其自请赴淮西督战。至镇,慰劳诸军,宣谕朝廷旨意,振奋军心。将士士气倍增,争相破敌立功。用李愬雪夜袭破蔡州(今河南汝南),生擒吴元济以献。淮西平。河北诸镇恐惧,多请奉归朝命。晚年,因宦官专权,辞官退居洛阳。 裴度 裴度765—839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裴度是李翱的从表兄。论文尚平易通达之美,反对奇言怪语。李翱创作虽受韩愈奇诡险怪的影响,但仍有平实流畅的一面,且论文不偏向易难的任何一端。以为“古之人能极于工而已,不知词之易与难也”。但在裴度看来,李翱,乃至韩愈,仍有追求语言新奇,故意把文章弄得奇奇怪怪的弊病。他在《寄李翱书》中指出:自古以来的名家之文,都是“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的。而“观弟近日制作,大旨常以时世之文,多偶对俪句,属缀风云,羁束声韵,为文之病甚矣。”他进一步阐发说:“故文之异,在气格之高下,思致之浅深,不在其磔裂章句,隳废声韵也。人之异,在风神之清浊,心志之通塞,不在于倒置眉目,反易冠带也。”这一看法,的确是击中了一些古文家的要害。美感的产生,并不在于那些违反语言规律的“陌生化”。裴度赞成古文运动,同时对古文运动中出现的某些偏差加以纠弹补救,对古文运动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 梁肃 柳冕 ☛ 裴度 裴度765——839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东)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宪宗元和时拜相。曾率兵讨平吴元济,封晋国公。官至中书令。死后赠太傅。他对士人多提携,时人无不敬重。文章不事雕琢,平直自然。《全唐文》存其文2卷。 ☚ 权德舆 李观 ☛ 还玉带表 ☚ 奉天草制 还玉带表 ☛ 裴度765~839Pei Dupolitician and man of letters of the Tang Dynasty. Works: Letter to Li Ao,Poems of Pei Du,etc. 裴度765—839唐代大臣。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德宗时进士,任监察御史、起居舍人。宪宗时,任御史中丞、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主张削除藩镇势力。元和十二年(817),督师破蔡州(今河南汝南),擒吴元济,河北藩镇大惧,多表示服从朝廷。以功封晋国公。唐代藩镇割据的局面暂告结束。宝历二年(826),唐敬宗为宦官刘克明等所杀,他联合宦官王守澄等杀刘克明,拥立文宗。数度为相,为众望所归。晚年因宦官擅政,辞官退居洛阳。 裴度765—839唐大臣。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由监察御史升为御史中丞。时藩镇作乱,屡次出师失利,群臣争请罢兵,他力主讨伐,曾被吴元济派人刺伤,旋升门下侍郎、宰相,督诸军力战。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督师攻破蔡州,擒吴元济,河北藩镇大惧,多听命于朝。后为程异所构陷,贬为河东节度使。穆宗即位,起用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旋为李逢吉所间,贬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宝历中,复入朝辅政。穆宗死,定策杀刘克明,迎立文宗即位。牛僧孺、李宗闵忌其功高,贬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徙东都留守。晚年,因宦官专权,辞官退居洛阳,作别墅名绿野堂,常与白居易、刘禹锡觞咏其间。 裴度765—839字中立。唐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累官至御史中丞。竭力支持宪宗削平藩镇。元和十年(815)为相。力主发兵征讨淮西吴元济,以震慑强藩, 自请督师。十二年,以宰相领淮西节度使、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赴前线主持军事。破蔡州,擒元济。淮西既平。河北诸镇亦相继归顺,史称元和中兴。穆宗即位,措置不当,河北再乱,被任为镇州行营招讨使,率军讨伐。由于穆宗昏暗,权臣中阻,出师不利,被解兵权,改任东都留守。敬宗、文宗二朝,历任淮南等道节度使,也曾数度短期入相。虽众望所归,但因宦官擅权,党争激烈,不能久任。晚年辞官退居洛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