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刺绣
中国民族传统工艺之一。约有二三千年以上的历史。著名的品种有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绣,号称中国“四大名绣”。此外,还有北京的京绣、温州的鸥绣、上海的顾绣等。这些刺绣产地不同,风格各异。苏绣,苏州地区传统民间刺绣。继承和发扬了宋代绣画传统,讲究以针代笔,突出针法效果。绣工细密不露针迹,丝理圆转自如,绣面平服。配色采用邻近色或含灰对比的退晕方法,色彩沉静雅洁。并发展了一次绣作过程中完成双面图案的双面绣。湘绣,湖南地区传统民间刺绣,于清代末艺术上臻于成熟。湘绣设色素静,为求适合物像本色。针法吸取苏绣特点,渲染阴阳浓淡、晕色如画。使用分擘极细的丝线,并用荚仁溶液蒸后裹竹纸揩试,以防丝绒起毛, 故光细胜于发丝, 以特殊的“鬅毛针”绣出的走兽形态生动,风格豪放。民间有“苏猫湘虎”之说,湘绣狮虎,毛纹刚健直立,眼球炯炯有神,几可乱真。蜀绣,成都地区传统民间刺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传统针法有晕,切、拉、汕等百余种。以针法严谨,针脚平齐,色彩明快为特色。花鸟鱼虫、人物山水均可入绣。尤以绣鱼为佳。“芙蓉鲤鱼”条屏为其代表作,白缎为底,上绣数朵彩红色芙蓉,七条鲤鱼,大小不一,动静分明。仅一条鱼就采用了三十种针法。被面绣工精细,图案明丽美观,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粤绣,广东地区传统民间刺绣。相传创始于少数民族,与黎族织锦同源。构图丰满,形象逼真,风格活泼欢快。施针简单,针线重迭隆起,针脚长短参差,擘线粗而松。配色鲜丽明朗,光泽耀目。用线种类繁多,常配用捻金线和孔雀羽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