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锅匠;补𩰫匠pu53ko55tɕiaŋ213bu53go55jiang213修补锅碗的工匠。明弘治《将乐县志》卷十三《词翰》: “次令补锅匠氏煽小垆镕铁水,将陶礶实以槁灰泻之,俾不凝,掷于车顶,少顷火熖涨天,贼于车中出者,皆被焚而走,仆地而死者多,城赖以全。” 《明史·牛景先传附补锅匠》: “补锅匠者,常往来夔州、重庆间。业补锅,凡数年,川中人多识之。”此以所业称之。清傅崇矩《成都通览·成都之百工价目》: “补锅匠,分冷热两种,冷者用铁钉补之,热者用炉熔铁汁补之,热者为妙。补锅匠即能补碗。”亦作“补𩰫匠”。 清桂馥《札朴》卷九《乡里旧闻·名称》:“补𩰫匠曰锢漏𩰫。”按《说文·鬲部》: “𩰫, 秦名土釜曰𩰫。 从鬲, 㐄声。”段玉裁注: “今俗作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