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两大部分,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在精神和物质两个领域取得的成果,是社会进步和升华状态的标志。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物质成果的总和,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物质文明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它集中表现为:
❶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
❷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物质文明受生产力状况的制约,物质文明发展的程度决定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是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表现。两者的发展成正比例,物质文明的状况反映人类在对自然界的关系中所获得自由的程度。
精神文明主要包括文化方面和思想方面。
❶文化方面,包括社会的文化、知识、智慧状况、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项事业的发展程度以及与此相应的物质设施、机构的发展规模和水平。
❷思想方面,包括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和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状况。这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精神文明中思想的意识形态方面具有决定性因素,它反映着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精神文明的不同性质。精神文明决定于人类精神生活的发展水平,是社会进步和开化的精神标志。
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互为条件的,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精神文明建设反过来对物质文明建设和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产生重要影响。
(1) 物质文明建设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作用。
❶物质文明的建设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一个社会能够以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精神生产,是由这个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精神文明建设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包括物质设施、物质资料和资金等,都是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的。因此,高度的精神文明建设,最终还得依赖高度的物质文明。邓小平指出:“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6页)这就强调了物质文明的重要性。

❷物质文明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精神财富方面,同样有着重要作用。任何真正有价值的精神财富,都来自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广大精神文明工作者,只有积极地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中去,从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实践中吸取养料,才能更好地为精神文明作出贡献。
(2) 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发展的巨大作用。
❶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发人的智力,从而为物质文明提供智力支持。邓小平从现实的客观需要出发,强调智力开发是很重要的,并创造性地作出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科学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理论。

❷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作用还表现在它能够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热情。邓小平指出:“在我们的社会里,广大劳动者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他们自觉地刻苦钻研,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从而必将在生产中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88页)总之,没有精神文明建设就不能使物质文明建设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

❸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精神文明特别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从思想上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这也是它对物质文明建设发展的作用的重要体现。邓小平指出: “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4页)为了使物质文明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为精神文明提供必要的物质前提; 精神文明反过来又成为物质文明得以巩固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并且不同程度地规定和影响物质文明的发展方向。精神文明的发展既依赖于物质文明的发展,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 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0000082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