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蟋蟀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蟋蟀科蟋蟀总科的一个大科。由12个亚科组成,全世界已知约2500种,中国已知约150种,其中台湾省50种。蟋蟀科各足跗节3节,尾须长,产卵器外露,针状或矛状,由2对管瓣组成。雄、雌腹端均有尾毛1对。雄腹端有短杆状腹刺1对。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夜出活动。常见的蟋蟀每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卵单产,越冬卵于10月产下,第二年4~5月孵化为若虫。若虫有6个龄期,每龄3~4d,共需20~25d羽化为成虫。成虫寿命141~151d。花生大蟋在广西1年1代,若虫在土穴中越冬,翌年3~4月出土,为害花生幼苗。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继续为害。11月中下旬,以若虫开始越冬。成虫、若虫穴居深达0.6m甚至更深。在产卵前增建3~5个供产卵用的支穴,并出外搜索花生嫩茎叶和种子,运回穴内储存,以供饲养初孵的若虫。初孵若虫群居,数天后外出觅食,各自分别掘穴。蟋蟀亚科在中国最普遍的种类有:斗蟋,体中型,雄体长13~16mm,雌体长14~19mm,后头有3对黄色纵纹;北京油葫芦,体大型,雄虫长22~24mm,雌虫长23~25mm;大扁头蟋,体中等大,长19mm;灶马,体中等大,长15mm。巨蟋亚科的花生大蟋是世界上最大的蟋蟀,体长40mm,宽13mm。金钟亚科的金钟儿中等大,体长约13mm。突额蛉亚科的梨绿蛉,大型,体长18mm。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