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蚕茧收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蚕茧收购cocoon purchasing

蚕业生产过程中的经营环节之一。在蚕区内开设茧站(茧行或茧市),收购当地蚕农出售的鲜茧,并进行烘干包装,出运至丝厂仓库或国家干茧仓库,作缫丝原料之用。
中国收购蚕茧始于1870年。当时上海、广东等地开创了机器缫丝,需要开设茧行向蚕区收购蚕茧作缫丝原料。随着机械缫丝业的不断发展,原料茧的需要量也日趋增加。同时由于机械缫丝的成本低、质量高,压倒了农村自产自缫的家庭手工业土丝生产,迫使蚕农直接出售鲜茧。
当时苏、浙、皖等省蚕区均设茧行,每当鲜茧上市,便开秤收购。价格根据丝价行情浮动,掌握平均扯价。由主秤人员(俗称秤手)将蚕农出售的鲜茧过秤,用手估目测法评定茧价。茧行有烘茧设备,将鲜茧烘干,再转售于丝厂。当时上海丝厂自设茧行的不到10%,一般茧行除自行经营收茧外,亦有于每年2、3月间租予他人经营,办法有租灶与包灶两种。租灶是将茧灶租予他人烘茧;包灶系茧行主为他人代收代烘,提取收烘费用。广东、四川省蚕区过去均无茧行,但设有茧市,买卖茧、丝均需经过该市经营人过秤,交纳一定的佣金。
每当鲜茧登场,茧商纷纷设行收茧。一面压价收购,一面抬价出售,从中牟取暴利。1933年秋起浙江省公布管理收茧及统制茧行各种暂行办法,在各产茧县、市成立收茧委员会。1934年春江苏省亦实行茧行统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采取积极恢复发展蚕丝生产的方针。最初成立华东蚕丝工作委员会,加强对蚕茧收购业务的领导,组织编写收烘茧业务资料和进行技术培训。根据各地产茧量,有计划设置茧站,由各地基层供销社经营收、烘茧业务。全国蚕茧收购业务曾先后由中国丝绸公司、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商业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部门领导。1982年起又归中国丝绸公司领导和经营。
为体现“优茧优价、劣茧低价、按质评级、分级论价”的茧价政策,对评茧标准和方法进行多次改革。1958年起改变原来手估目测的评茧方法,全面实行以鲜茧茧层率为分级评茧的标准。1972年起又改为以茧层无水干量为分级定价的评茧标准。广东省蚕茧收购的标准和办法,历来与其他省、区有所不同。当地蚕农为了杀死寄生蝇,在蔟中采取烘茧杀蛹的措施,因此出售的蚕茧分鲜茧与半干茧两种。茧站设有简单的煮茧缫丝设备,对蚕农每次出售的蚕茧,进行抽样缫丝测定蚕茧的解舒率和出丝量,按丝茧成本计算茧价,当地称“回丝法”。这对蚕农重视蔟中保护,提高茧质,起着很大作用。为了正确检验蚕茧的内在质量和出丝多少,1983年起国家标准局组织力量着手制订以缫丝计价为基础的桑蚕茧国家标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