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头痛
虚头痛属内伤头痛之一种。泛指因阴阳气血虚亏、清窍失养所致的头痛。虚头痛名见《证治要诀》。但其所论内容仅是肾虚厥逆头痛。
虚头痛的病因较多。常见的如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气血之源不足;或因大病之后,失于调理,正气耗伤;或因产后失调,精血亏损;或因先天不足,禀赋薄弱;或烦劳过度,房室不节,阴精过耗,损及五脏等。虚头痛的治疗当以补虚为主,但须分别阴阳气血,其中尤以调补脾胃为重要。常见的有气虚头痛、血虚头痛、阳虚头痛、阴虚头痛等。
(1)气虚头痛: 出《脉诀》。症见头痛绵绵,劳倦则甚,神疲乏力,纳呆乏味,短气少言,脉弱或大而无力。由脾胃气虚失升,清窍不利所致。治宜健脾益气升提。方用顺气和中汤为主。本方即补中益气汤加细辛、蔓荆子、川芎补脾胃,升清阳,止头痛。
(2)血虚头痛:出《兰室秘藏》。症见头部隐隐作痛,头晕目花,面色无华,心悸易惊,或者眉尖至头角抽痛,舌质色淡、脉细涩或芤。由于血虚不能上荣于脑所致。治拟养血补血为主。方以加味四物汤加减。本方即四物汤加甘草、菊花、蔓荆子养血补血,引血上荣以止头痛。若气虚和血虚并见的头痛,称气血俱虚头痛。《兰室秘藏·头痛论》:“气血俱虚头痛,调中益气汤少加川芎、蔓荆子、细辛,其效如神。”
(3) 阳虚头痛:见《景岳全书》。症见头痛隐隐,面色㿠白,四肢不温,畏寒神倦,舌质淡,脉微细或沉迟,或虚大无力。由阳气不足,清阳不能上升所致。治宜助阳益气。可用附子理中汤、芎术汤加减。药用附子、肉桂助阳温肾;干姜、白术、甘草温中健脾;川芎止头痛。
(4) 阴虚头痛:见《景岳全书》。症见头痛,咽痛,颧红,两腰痠痛,心烦虚热,或有遗精滑泄,苔薄,舌质偏红,脉沉细数。是由阴虚水亏,虚火上扰所致。治宜滋阴降火。可用知柏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等。《景岳全书·头痛》:“阴虚头痛即血虚之属也,凡久病者多有之,其证多因水亏,所以虚火易动,火动则痛,必兼烦热、内热等证。治宜壮水为主。当用滋阴八味煎、加减一阴煎、玉女煎之类主之。火微者,宜六味地黄丸、四物汤、三阴煎、左归饮之类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