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而忘私
[结构] 并列式。 [释义] 指一心为公,不考虑个人利益。形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出处] 汉·贾谊《陈政事疏(治安策)》:“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功能、例句] 多作定语。 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编》:“这两位同学的破釜沉舟,公而忘私的勇气,是使我私心佩服的。”郭沫若《〈孔雀胆〉的故事》:“但我揣想,他这人大概是一位豁达大度、公而忘私的人。” [附条] “公尔忘私”。鲁迅《两地书》九。 [同义] 大公无私 国尔忘家 过门不入 [反义] 自私自利 假公济私 营私舞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