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蕙风词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蕙风词话 蕙风词话近人况周颐撰。五卷,三百二十五则。又有《蕙风词话续编》二卷,一百二十六则。况氏为清末有名词人,与王鹏运、朱祖谋、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此书泛论历代词人,举其名篇警句,兼涉考据。最重要者为第一卷,论填词方法,提出作词有三要,“曰重、拙、大”。对用意、造句、守律各方面内容亦有论述。对“常州派”词论有所发展。196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将《蕙风词话》与王国维《人间词话》合为一册出版。 ☚ 元诗纪事 国故论衡 ☛ 蕙风词话 《蕙风词话》近代况周颐著。全书泛论词之创作与历代词人。其论词之创作部分,价值尤高。他提出:“作词有三要,曰重、拙、大。”他说:“重者,沉着之谓。在气格,不在字句。”要求创作风格严肃、“沉着”,重在表现思想。所谓“拙”,当指“精神到,不肯一笔谐俗,亦无一笔近于矫揉,纯以天行”(《春觉斋论画》),表现方法要自然,要“朴厚醇至”,不要造作。所谓“大”,即“必须有大气真力,斡运其间”。着眼于境界笔力,要求“大气真力”,而三者又统一在词境之中。他主张“词贵有寄托”。词境要做到重、拙、大,尤其是重与大,寄托是其重要基础。由于词体制小,音声缓,非有寄托难得重、拙、大之质,非寄托难以尊其体。且词品高下,亦往往视词有无寄托而定。但他也并不否认有无寄托的佳作存在。他论词也重真情实感,突出性灵。他认为词有“词心”。“以吾言写吾心,即吾词。”“由吾心酝酿而出,即吾词之真。”强调“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但亦不废学力,讲求“性灵流露”与“书卷酝酿”。此外,论词境、词笔、词律、学词途径、读词之法以及剖析名篇警句,也往往发前人所未发。所论虽有时流于抽象玄虚,但仍不失为少有的“有功词学之作”。 ☚ 人间词话 词话丛编 ☛ 蕙风词话 蕙风词话近人况周颐撰。五卷。又续编二卷,辑自况氏各种杂著。周颐 (1859—1926),原名周仪,字夔笙,号蕙风。临桂 (今属广西) 人。光绪五年举人。官内阁中书。全书泛论历代词人,举其名篇警句,兼涉考证,亦记述琐事。其论词对常州词派的主张有所发展。强调“词贵有寄托。所贵者,流露于不自知,触发于弗克自己”。要求以宋词的“沉著浑厚”为规范,抒写“性情襟抱”,寄托“忠爱”之思。提倡词创作要“情真、景真”,谓“真字是词骨”。强调了描写外物的真实性和作家感情的真实性,表现了重视作品的思想内容。 ☚ 金诗纪事 饮冰室诗话 ☛ 蕙风词话词论。清末况周颐(1859—1926)撰。五卷,续编二卷。周颐原名周仪,字夔生,号蕙风,广西临桂人,原籍湖南宝庆。光绪举人,官内阁中书。晚居上海,鬻文为生。以词为专业,致力五十年,特精品评。有词九种,合刊为《第一生修梅花馆词》。此编约十万字。况氏最善论词,要其所论,类多名言。论作词之法多则,见解过人。评论诸多作家作品,见解极为深刻。近人朱孝臧(祖谋)称此编为“绝唱”,民国以来,词家论词多有称引,影响甚大。有一九八六年中华书局出版《词话丛编》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