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州
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国设置的行政区。唐、元代沿置。《旧唐书·地理志二》:“蓬州:下。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割巴州之安固、伏虞,隆州之仪陇、大寅,渠州之宕渠、咸安等6县,置蓬州,因周旧名。三年,以仪陇属万州,寻复来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咸安郡。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为蓬山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蓬州。旧领县6,户9268,口35566。天宝,县7,户15576,口53352。至京师2210里,至东都2995里。”《元史·地理志三》:“蓬州:下。唐改蓬山郡,又仍为蓬州。元初立宣抚都元帅府,后罢。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立蓬州路总管府,后复为蓬州。领3县:相如、营山、仪陇。”
北周天和四年(569年)置,治所在安固县(今四川营山县东北)。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 (618年)复置,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移治大寅县(后改蓬池县,今四川仪陇县南),天宝初改为咸安郡,至德二年(757年)又改蓬池郡,乾元初复为蓬州。元初移治相如县(今四川蓬安县西陵江镇)。1913年降为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