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蒙恬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蒙恬?—前210

秦朝将领。秦将蒙骜之孙,蒙武之子。先世为齐人。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因家世得为将,旋以破齐有功,拜内史。始皇三十年,受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贵族,两年后夺回河南(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地及黄河以北阴山一带地区,秦于此置三十四县,重设九原郡。后以重兵留居上郡,受命督修长城。他调拨所部三十万众及戍卒、罪徒等,在战国时期秦、赵、燕原有长城的基础上,或修葺,或增补,或新建,经数年劳苦,终于建成了一条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到辽东(今辽宁辽阳北)的万里长城。始皇三十五年,又受命监修直道,自九原(郡名。治所在今内蒙包头市西)抵甘泉(今陕西淳化西北),堑山堙谷,千八百里,历时两年半竣工。前210年秋,始皇东巡病死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赵高伙同丞相李斯矫诏遣使者逼令公子扶苏和蒙恬死,他吞药自杀。相传他首创毛笔,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

蒙恬

蒙恬?—前210

秦朝名将。其祖先本齐国人,自祖父蒙骜起世代为秦名将。秦统一六国后率兵三十万人击退匈奴,收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并修筑长城,守卫数年,匈奴不敢进攻。始皇死后,赵高矫诏逼令自杀。

☚ 子胥   散骑常侍 ☛

蒙恬méng tián

〖名词〗
秦始皇的得力将领(1)。《贾谊过秦论上》: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于是派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并守卫着这道屏障。

蒙恬?—前210

秦著名将领。先祖为齐国人。祖蒙骜、父蒙武均为秦国名将。尝书狱,典文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受始皇命,率兵三十万众,以公子扶苏为监军,北逐匈奴。收河南地,筑长城,用险筑塞,起临洮,至辽东,绵延万余里。率师驻外戍守十余年,居上郡,威震北疆,匈奴不敢犯。始皇欲游天下,受命通道,自九原直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道未就,始皇崩,赵高立胡亥为太子,矫诏遣使者赐与扶苏皆死。扶苏既死,乃疑而复请之,被胡亥囚于阳周,系其弟蒙毅于代。二世继皇帝位,先遣使往代赐蒙毅死。继又遣使阳周赐其死,乃吞药自尽。

蒙恬?—前210

秦朝名将。其祖先本齐国人,自祖父蒙赘起世代为秦名将,屡立战功。蒙恬早年学法律,曾为狱官。战国时,匈奴强盛,常南下侵扰秦、燕、赵北部地区。秦统一六国后,命蒙恬率兵三十万,击退匈奴贵族,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地区),临河筑四十四城,又监修长城、直道。驻兵上郡十余年,威镇匈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长子扶苏贬至上郡,使其监蒙恬军。秦始皇死后,赵高与胡亥篡改诏书,遣使赐扶苏、蒙恬死。扶苏自杀。蒙恬疑诏书有诈,不肯就范,被囚于阳周。胡亥即位后,听信赵高谗言,迫使蒙恬服毒自杀。

蒙恬?~前210

古代著名军事家。秦始皇时期秦军统帅。先祖为齐国人。将门出身,祖蒙骜、父蒙武皆为秦国名将。早年为狱官,喜好军事。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因系将门之后,得为秦将率军攻齐,大破齐师。秦统一六国后,蒙恬率军30万,北逐匈奴,收复河南(今河套地区)地和阴山等地,筑长城起地临洮至辽东,绵延万余里,威霸北疆,匈奴不敢犯。为加强与内地联系,修筑了通往咸阳的直道。秦始皇死后,为宦官赵高所逼,愤而自杀。

蒙恬?~前210

秦代名将。先世为齐国人。祖父蒙骜入秦事昭王、庄襄王时先后伐韩,攻赵,败魏,屡立战功。父蒙武与王翦共灭楚。蒙恬早年学法律,曾为狱官,典掌文学。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因家世得为军将,大破齐国,拜为内史。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战国时经常骚扰燕赵秦三国的匈奴,仍是北方诸郡的严重威胁。秦始皇命蒙恬将30万众,北逐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因河为塞,临河筑44县城迁谪戍居住。又监修长城、直道。这些措施对防止匈奴的侵扰发挥了重大作用。蒙恬驻兵上郡10余年,威震匈奴。弟蒙毅也位至上卿,常居宫中参与谋议,在将相大臣中,蒙氏兄弟与秦始皇关系最为亲近。始皇帝三十四年(前213年),始皇长子扶苏因谏说坑儒一事,被贬至上郡,监蒙恬军,三十七年(前210年)巡游会稽,北巡至沙丘病死。中车府令赵高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密谋篡改诏书,立胡亥为太子,遣使者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见诏自杀,蒙恬不肯就范,被囚于代。胡亥即位后,处死蒙毅,迫使蒙恬服毒自杀。

蒙恬

Meng Tian (patron of manufacturers of writing brushes)

蒙恬?—前210

秦朝将领。其祖先本齐人,自祖父蒙骜起世代为秦重臣。初任狱官。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他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任内史。秦统一六国后,率兵三十万击退匈奴贵族,收复河南(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地,并修筑长城,起临洮,至辽东。居外十余年,威震匈奴。始皇死后,赵高立二世,矫诏逼令自杀。

蒙恬?—210

秦名将。先祖齐国人。祖蒙骜及父蒙武均为秦名将。他曾为秦内史。秦统一六国后,率兵三十万击败匈奴,收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一带), 并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守卫数年,匈奴不敢犯。后为赵高所构陷,矫诏赐死。传说他曾改良过毛笔,以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谓之苍毫。

蒙恬?—前210

祖先本齐国人,祖父蒙骜投秦昭王后,世代为秦大将。曾任狱官,典文学。率军伐齐,因战功拜内史。后受命领兵三十万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内蒙古河套地带)。主持修筑长城和直道等工程。在北方守卫数年,匈奴不敢来犯。后为秦二世和赵高所迫, 自杀,传说曾经改良过毛笔。

蒙恬

(秦) 武子。事始皇為内史。秦并天下,使恬將三十萬衆,北逐戎狄。築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綿延萬余里,威震匈奴。二世(胡亥) 即位,為趙高所構,矯詔賜死。恬為猛將,亦精于文事,傳始作筆。其筆以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所謂 “蒼毫”也,又稱“秦筆”。然毛筆早于秦以前問世,視恬創毛筆為不妥,恬有改良之功矣。今世之筆,乃以秦筆為基礎,改進而成。國人多尊恬為“筆祖”日本立有 〈蒙恬將軍碑〉。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9:5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