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蒙古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蒙古袍蒙古语称 “沙尔力克”。蒙古族民间传统服装。袍子长而宽大,高领右衽不开衩。领口、袖口、衣襟镶有花边。袍子颜色冬季较深,夏季较浅。一般男子喜穿蓝色、棕色,女子喜艳丽,多选红、绛红、天蓝、水粉各色。腰间束有绸或细布长腰带。腰带颜色与袍子相协调。腰带较宽,有的用整幅布,扎起来既显得飒爽精悍,又可防骑马闪腰。由于穿袍束腰宜抵御高寒多风气候,蒙古族一年四季喜穿袍,春夏秋穿单袍、夹袍,冬季穿棉袍、皮袍。皮袍多用羊皮,也有选用珍贵的野生动物毛皮。 蒙古袍蒙古族的传统服装。流行于今内蒙、新疆等地区。其特点是高领、右衽、袖长而宽大,多数地区下摆不开衩。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其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盘肠”、“云卷”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面料冬装以皮、棉为主,春、夏、秋装以棉布、绸缎居多。颜色男子多喜欢蓝色和棕色,女子则喜欢红、粉、绿、天蓝色。腰带的颜色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还常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段。布里亚特女袍束腰,已婚妇女袍子的肩上有皱褶。鄂尔多斯、阿拉善的成年男子和已婚妇女,袍外多套短坎肩。科尔沁、陈巴尔虎妇女袍外喜套坎肩式的长袍罩。 蒙古袍汉满等民族对蒙古族长袍的称呼。蒙古语称“特尔力克”。男女老幼普遍喜爱。袍子长而宽大,长袖高领,右开襟,下端一般不开衩。领口、袖口和衣襟多镶花边。颜色因人因时而异。男子多喜欢蓝色、棕色; 女子多爱好红色、绿色、紫色。夏、春、秋穿的多为淡绿、粉红、浅蓝、乳白等浅淡颜色, 冬季多为青、灰、深蓝等深色。单夹袍一般以布、绸缎为衣料,冬袍多以老羊皮制做。蒙古袍适应于牧区的生产、生活环境。骑马放牧时, 冬季穿它可以护膝,避风防寒,夏季可以防蚊虫。一般多束绸布腰带,色调与袍子相协调。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襟向上提,束得较短, 这样既便于骑乘, 又显得潇洒精悍。女子则把袍襟向下拉展, 以使身体线条清晰,显得苗条健美。多流行于牧区。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穿蒙古袍者较少, 而且有些地方仅男子保留有扎腰带的习惯,妇女多不扎腰带, 故被称作“布斯贵浑”,意为“不扎腰带的人”。 蒙古袍蒙古袍服的传统样式。分夹、棉、皮 三种。冬以羊裘为里,多用绸、布作面,夏季则穿用布、绸、绢等质料。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