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葶苈大枣泻肺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葶苈大枣泻肺汤

《金匮要略》方。又名葶苈大枣汤、葶苈泻肺汤。葶苈子(炒令黄色,捣丸) 如弹子大,大枣十二枚。先煮大枣,去枣,入葶苈,水煎顿服。功能泻痰行水,下气平喘。治肺痈,浊唾痰涎,咳喘胸满不得卧,或面目浮肿等症。方中葶苈开肺气,泻水逐痰; 大枣安中护正,佐葶苈泻肺不伤胃气。

葶苈大枣泻肺汤 《金匮要略》卷上

【组方药物】 葶苈15克(熬令黄色,捣丸) 大枣12枚
【制剂用法】 先以水600毫升,煮枣取400毫升,去枣,纳葶苈,煮取200毫升,顿服。
【主要功效】 泻肺去痰,利水平喘。
【适应病证】 肺痈,胸中胀满,痰涎壅塞,喘咳不得卧,甚则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流涕,不闻香臭酸辛;亦治支饮不得息者。
【临床验证】 1.充血性心力衰竭:(1)应用重剂葶苈大枣汤加枳实治疗充血性心衰50例。服药后48小时内显效者36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6%(《中医急症通讯》1988,5:3)。(2)以本方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衰25例。其中21例Ⅰ~Ⅲ度心衰,经治疗后心衰症状全部消失,另4例Ⅲ度心衰者减轻为Ⅱ度(《陕西中医》1980,4:15)。2.胸腔积液:以本方治疗胸腔积液近百例,获得满意疗效(《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5,5:29)。3.肺水肿:以本方加味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合并肺水肿57例。一般服药2~3天内小便次数增多,尿量增加,肺水肿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收效满意(《江苏中医》1988,9:8)。
【方义分析】 此为仲景名方。方中葶苈子入肺泻气,开结利水,使肺气通利,痰水俱下,则喘可平,肿可退;但又恐其性猛力峻,故佐以大枣之甘温安中而缓和药力,使驱邪而不伤正。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葶苈大枣汤”(《医宗金鉴》卷六十七)。据笔者临床体会,以本方治心衰水肿、喘逆,有明显疗效,但葶苈子非重用不为功(一般可用至30克)。且未见明显副作用。

葶苈大枣泻肺汤tíng lì dà zǎo xiè fèi tāng

《本草纲目》草部第16卷葶苈。方剂名。
【方源】《金匮玉函》。
【组成、用法】葶苈炒黄捣末,蜜丸弹子大。每用大枣二十枚,水三升,煎取二升,乃入葶苈一丸,更煎取一升,顿服。
【功用主治】肺痈喘急不得卧,支饮不得息。

葶苈大枣泻肺汤tínglìdàzǎoxièfèitāng

《金匮要略》方。又名葶苈大枣汤。葶苈子(熬令黄色, 捣丸) 如弹子大, 大枣十二枚。先煮枣, 再去枣, 入葶苈子, 水煎顿服。功能泻痰行水, 下气平喘。治痰涎壅盛, 咳喘胸满不得卧, 或面目浮肿等症。

葶苈大枣泻肺汤

葶苈大枣泻肺汤

本方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方由葶苈(熬令色黄,捣丸如弹子大),大枣十二枚组成。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纳葶苈,煮取一升,顿服。功能泻肺去痰,利水平喘。主治肺痈,胸中胀满,痰涎壅塞,喘咳不得卧,甚则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流涕,不闻香臭酸辛;亦治支饮不得息者。
本方所治证属肺中生痈,不能通调水道,故痰浊阻塞,气逆不降。当此之时,脓尚未成,形气俱实,急当泻肺气,利水道,祛痰浊,平喘逆为治。本方用辛苦、大寒之葶苈,入肺泻气,开结利水,使肺气通利,痰水俱下,则诸证可平;但又恐其性猛力峻,故佐以大枣之甘温安中而缓和药力,使驱邪而不伤正。《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又用本方治“支饮不得息”。由此可知,凡咳嗽痰鸣,喘息不得卧,胸胁胀满,甚则一身面目浮肿而属实证者,本方皆能适用。本方为泻肺行水之峻剂,适用于肺痈、支饮等肺气壅塞,以致喘息不得平卧之证。肺痈初起,如有表证,当先解表。表解后才可用本方,或用本方配以宣散之药,使邪气由表里两解。如脓成正气已虚者禁用。
葶苈散(《济生方》卷二) 甜葶苈(炒)、桔梗(去芦)、栝蒌子、川升麻、薏苡仁、桑白皮、葛根各一两,甘草(炙)半两。上药㕮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功能泻肺、祛痰、平喘。主治过食煎煿,或饮酒过度,致肺壅喘息不得卧,及肺痈,咽燥不渴,浊唾腥臭。

☚ 控涎丹   化痰丸 ☛
0000416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4:41:59